临床工作中,常常碰到有的患者一检查就查出肝硬化,甚至晚期肝硬化(如上消化道出血、大量腹水)或肝癌。此时,患者和家属常常甚为惊愕:我没有得过肝炎,为什么会有肝硬化?
我们知道,肝脏是个非常“沉默”的器官,是任劳任怨的“母亲”,具有非常强大的代偿功能,缓慢损害的特点。
即使肝脏丧失了60%,肝脏完全能够承担其生理功能而无明显症状,以至患者自觉没有得过肝炎。亲体或活体肝移植(切除健康人一部分肝脏移植给严重肝病者)、一肝两受(一个肝脏分给两个患者使用),都是基于肝脏强大的代偿能力。
没有肝炎症状,查肝功能也“正常”,为什么还会得肝硬化?
1、所谓的肝功能正常,许多患者或非肝病专科医师,只是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
有研究结果显示,即使ALT正常,仍有30%—40%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存在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甚至肝硬化。因为ALT不是肝损害的敏感指标。
2、一方面,一些慢性肝病有间断发作的特点,偶尔或频度较低的肝功能检查,也不一定发现肝功能异常。
3、ALT仅仅是肝功能的一部分,其主要反映有没有显著肝细胞损害,不能反映有没有胆管细胞损害,更不能反映肝损害的程度。
若按反映胆管细胞损害的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反映肝脏储备功能或肝纤维化程度的白蛋白下降、外周血小板下降,即使ALT正常,也常表示存在肝病甚至严重肝病。
综上所述,肝硬化不是突然患上的,而是长期慢性肝病不断发展、日积月累的结果。要及时发现并阻止肝病或潜在肝病向严重肝病如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必须及时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与嗜好,注意营养平衡,控制体重,控制饮酒,不随便服药,减少酒精与非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时刻做好预防”
如果您有肝病方面的疑惑,可拨打咨询电话-,或者在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by/10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