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乙肝患者占全球乙肝患者约三分之一。乙肝患者在求医,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哪些误区呢?医院专家指出:乙肝患者牢记5点,抗病毒误区别再犯。
1
追求保肝不抗病毒
许多乙肝患者只关心转氨酶是否降下来,并没在意体内病毒是否活跃。而乙肝病毒又是导致肝脏恶化的主要原因,将来发生肝硬化、肝癌机率升高很多。若是正处在抗病毒最佳时期,就要积极抗病毒治疗,转氨酶正常不代表乙肝病情康复。
2
小三阳不抗,大三阳要抗
真实反映体内病毒情况的是病毒DNA、肝功能、肝脏B超等。是否抗病毒治疗并非根据大三阳或者小三阳判断,从年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提到,抗病毒治疗适应症包括三种,病毒量大于10*5,e抗原阳性;病毒量大于10*4,e抗原阴性;慢性肝炎患者,转氨酶超出上限最大值两倍者,均应考虑抗病毒。
3
E抗原转阴
抗病毒停药后,乙肝病毒受到持续抑制是治疗目标。但是,e抗原转阴并不代表抗病毒见效,而且单独用转氨酶下降,病毒DNA转阴、e抗原转阴都不严谨,重申那句话,治疗目标是抗病毒停药后,乙肝病毒受到持续抑制。
4
抗病毒要终身服药
抗病毒治疗有停药标准,当达到了停药标准后,医生会建议安全停药,并定期复查。所以,抗病毒治疗并非终身服药。
5
耐药问题
核苷类一旦出现耐药问题,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还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所以,一开始抗病毒就要选择低耐药,并定期复查,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
接下来谈谈,因为慢性乙肝患者治疗起来是非常的棘手的,病毒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和复制性,同时也会降低人们的免疫系统。患者只要抓住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期就能抑制病毒的繁殖。
乙肝患者抗病毒的治疗误区有哪些?抗病毒治疗没有任何用处抗病毒患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长时间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出现肝纤维化,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延缓了向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硬化发展的进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了生存期。对于轻度的患者只要科学规范性的接受治疗就能够达到临床康复的效果,也就是停止治疗之后转氨酶恢复到正常且乙肝抗原消失,改善了肝脏组织学。
继续吃药就行不需要做复查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等来判断使用药物所带来的效果以及病情的发展进程。医院监测肌酸肌酶以及血清肌酐,才能够及时发现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之后可能会出现病毒耐药性,一旦出现此问题会加重病情,甚至会诱发肝衰竭。医院做监测,看看病毒是否出现了耐药性并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跟随着他人吃药物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必须有适应期,跟随着其他患者购买药物的话是非常凶险的,甚至会引起病毒耐药性,当患者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时候再使用其他药物已经济于事了。一旦患上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抗病毒药物,按照医生嘱咐使用用药剂量。
根据心情来治疗抗病毒属于漫长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慢性乙肝患者必须要足够足量的使用药物。尽量是睡觉前吃药,这样能形成好习惯。随意的停药或者换药可能会产生耐药性,甚至会诱发急性肝炎或者肝硬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by/1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