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李培伟
校译蔡建庭
浙江大医院消化内科
目的:目前尚缺乏可靠的预测慢性HCV感染导致的代偿期晚期肝脏疾病长期临床结局的工具。
设计:使用Cox回归分析构建衍生队列中死亡率和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分数,随后在一项验证队列中进一步评估,衍生队列和验证队列均纳入慢性HCV感染和晚期纤维化患者。
结果:在衍生队列中,/例患者在中位数为8.1年(IQR5.7~11.1)的随访中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6,95%CI(1.04~1.09),P0.]),男性[HR=1.91,95%CI(1.10~3.29),P=0.],血小板计数[HR=0.91,95%CI(0.87~0.95),P0.]和log10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HR=1.30,95%CI(1.12~1.51),P=0.]独立地与死亡率相关[Cstatistic=0.78,95%CI(0.72~0.83)]。在验证队列中,58/例肝硬化患者在中位数为6.6(IQR4.4~9.0)年的随访中死亡。在预期5年死亡风险5%,5%~10%和10%的患者中,衍生队列和验证队列观察到的5年死亡率分别为0.9%[95%CI(0.0~2.7)]和2.6%[95%CI(0.0~6.1)],8.1%[95%CI(1.8~14.4)]和8.0%[95%CI(1.3~14.7)],21.8%[95%CI(13.2~30.4)]和20.9%[95%CI(13.6~28.1)](验证队列中Cstatistic=0.76[95%CI(0.69~0.83)]。肝硬化相关并发症风险分数也与HCV基因型相关[衍生队列中Cstatistic=0.80[95%CI(0.76~0.83)];验证队列中为0.74[95%CI(0.68~0.79)]。
结论:慢性HCV感染和代偿期晚期肝脏疾病的预后可通过包含临床可用的客观指标的风险分数准确评估。
本研究的意义
该话题有哪些是已知的?
▲终末期肝脏疾病模型和Child–Turcotte–Pugh评分被用于评估终末期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短期死亡率。
▲慢性HCV感染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差别很大。
▲推荐对所有慢性HCV感染和肝硬化患者进行针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强化且花费大的监测。
研究有何新发现?
▲一种包含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在内的风险分数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估慢性HCV感染和肝硬化患者长期死亡风险。
▲增加HCV基因型可以进一步优化风险分数对临床疾病进展的预测准确性,这可以识别高度不可能在5年内发展为肝衰竭或肝细胞性肝癌。
▲评估死亡率和临床疾病进展的风险评分在一项大规模独立的包含慢性HCV感染和肝硬化的队列中得到了验证。
在可预见的未来,该研究可能如何影响临床实践?
▲越来越多的慢性HCV感染和肝硬化患者引起眩晕的原因他要做中国最好的线上医疗自己却先心肌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by/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