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的B超报告上描述的脂肪肝,更多可能指的是单纯性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是肝细胞里由于脂肪堆积而发生脂肪变性,我们可以粗略地理解为肝细胞“变胖了”。
这些并发症你一定要警惕轻度脂肪肝也是病,而且并不“轻”,这些并发症你一定要警惕1、肝硬化:如果放任脂肪肝持续发展,就有可能因为肝脏受损严重而变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2、糖尿病:脂肪肝患者肝脏内堆积了过多的脂肪,使得肝脏不能正常运行,肝功能受到阻碍后,就会不能有效地转化糖分,这些糖分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留在血液里,长时间下去,就会引起糖尿病。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因为人体代谢紊乱而造成的,脂肪肝患者不能及时的代谢掉脂肪、糖分,就容易引起高血压和高血脂。国外进行过一项调查,例脂肪肝患者中,竟然有94例出现高血压。而且检查中Y-谷氨酸转氨酶(GGT)偏高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因为脂肪肝带来的。脂肪肝是怎么形成的?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1.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2.酒精: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克-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倍—25倍。3.快速减肥: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4.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也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见于摄食不足、消化障碍或纯素食主义者,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6.药物: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7.妊娠: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8.其他: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四个处方可以逆转脂肪肝脂肪肝的临床进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肝相关肝硬化—脂肪肝相关性肝癌。在单纯性脂肪肝阶段,主要表现为脂肪滴在肝脏细胞中沉积,尚未导致肝脏细胞内发生炎症损伤等,在此阶段,可以逆转。但如果随着疾病的进展,进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临床上开始出现肝功能异常,ALT、AST、GGT、TBIL等肝功能指标异常时,仅依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就很难逆转脂肪肝,而需借助于药物治疗,包括调节血脂、血糖、抗炎保肝等药物治疗。所以脂肪肝特别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得了脂肪肝,也别怕,一些脂肪肝只要干预得好,是可以逆转的。甚至一些轻度的脂肪肝,不用吃药,通过以下四个处方调理,就可以逆转。1「饮食处方」1.控制总热量,每餐七分饱。2.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粗粮、蔬菜,少吃油腻、煎炸及动物性食品。3.三餐分配应“朝四暮三”,即按早4、午3、晚3的比例分配三餐,做到“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4.多饮茶水,少喝果汁和含糖饮料,不喝酒。5.睡前别喝奶,以免导致热量过剩,可把牛奶或豆浆放到早餐时饮用,不要把乳品当饮料。6.水果最好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食用,且每次只吃一种,尽量选体积中等、甜度不是太高的,比如梨、苹果等。2「减重处方」脂肪肝与“节俭基因”有关,一个人体重增加了3%—5%,就很有可能从原先没有脂肪肝变成患有脂肪肝。一旦发现脂肪肝,可以在医生建议下减肥治疗,一般体重下降5%—10%后,脂肪肝都会逐渐消失。3「运动处方」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营养过剩会引起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发病群体。要想远离它,首先锻炼不能少。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运动,以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加速作为锻炼效果的标准,可慢跑、打球等。每天坚持非常重要,因为经常运动的人一旦停止运动,反而会促使脂肪的积聚,加重脂肪肝。4「体检预防」每次体检要查肝功能、甲胎蛋白的检测和腹部B超,以早发现脂肪肝及肝癌。来源:网络医院
订阅号
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d/1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