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氏中医临证实录即将出版

《门氏中医临证实录》一书是根据门九章教授为山西中医学院傅山学院本科班学生开设的系列学术讲座整理而成。这次的系列讲座涵盖了九个主题,分别是中医传承、方家有道、大病以胃、证因同治、功能五态、联合方组、兴阳温运、特象特证及医家五要,因为白天忙于诊务,只能选择在每周四晚上为同学们授课,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逾百名学生聆听了他三十年从医从教的故事,这些故事早已镌刻在他的记忆之中,无需刻意回忆。因此,没有备课,没有讲稿,没有参考,他仅用一根粉笔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讲座,也写就了这部学术著作。

(摘自本书前言,李霞老师撰写)

今天为大家介绍门氏中医的另一个特点——联合方组。联合方组是我的父亲门纯德先生多年以来在临床用方,特别是经方治疗疑难病基础上总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慢性病的经验和规律。作为中医药学从临床经验到方证规律经验的一次总结,联合方组是门氏中医治法与独特诊疗技术的体现,同时也是门氏中医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

联合方组的概念

联合方组是由门纯德先生所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案。联合方组,顾名思义就是在处方用药时不单纯使用一首方剂,而是同时开几个方剂。简言之,联合方组是一种遣方形式,以方为单位,一次性地分别处以两首、三首甚或多首方剂,交替轮服,或循序服用,视病程长短,通常3~5轮为一周期。跟我门诊的弟子们能切身体会到,联合方组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联合方组的使用大大拓宽了中医药学的治疗领域,特别是在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上,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纤维化、肿瘤病等,此外,老年患者或者多种疾患间杂时用的几率也较多。随着联合方组被人们所熟知,目前在三晋大地,包括南方有很多学者也在运用联合方组,他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联合方组是方的组合,是用方的形式和规范。以前有学者把联合方组称为“扩大了的君臣佐使”,暂且可以这么称呼,这个方是君方,那个方是臣方,但我觉得还不是准确的叫法,因为方剂的君臣佐使是一种在学习和认识上的主观表达。将一首方剂中的组成药物进行君臣佐使的划分,只是从学习上解读方便而已。每一方中必有君药,却不一定都有君臣佐使,四味药以上的方剂可能包含君臣佐使,然而,三味药、二味药甚至一味药的组方如何划分?所以,君臣佐使是认识上的一种方法,有学者这样认识和研究是可以的,暂且不评价对错,也是为了解读用药的一种特殊联系。方子是用来治病的,但临床上大多数的疾病都不是单一的病因病机,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或者有表有里,兼有多个脏腑病变。以上所述还只是停留在单纯横向的辨证角度,一个疾病的辨证不仅有横向因素,也有纵向因素,即在整个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用一个方子来应对疾病有很大的弊端。大家可以去临床上看看现在一些大夫开的方子,他们往往问诊问得很细,开的方子也很大,多么大这里不想形容,可以说一个方子基本上把症状和病机全部考虑进去了,面面俱到。天天在做一个新组合,天天在创拟新方子。这种处方经验貌似从理论上满足需要,但是从临床实践上仅仅是开始,有时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经验,疗效并不理想。大处方不仅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而且使医药价格提高,进而形成一种不良的用方风气。因此,之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和学习联合方组,还是那四个字,方家有道!学方用方首先要尊重古人的经验,古人留下一首好方子不容易,是经过历代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反复实践历练而来的。

联合方组,不能说是先生一个人创造的,联合方组源于实践,亦根于经典。还原到经典论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经常可以读到类似原文,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多处出现类似“先与”的措辞,可见仲景也在使用联合方组,很好地给我们示范出来。一首好的方剂,一首好的方药组合,要经过漫长的临证实践和总结。同样,功能五态学说的提出也是为了最大化地了解中医方证经验的内涵,在这个范围内寻找辨证规律。六经辨证也是在说人体的六种功能状态,文化术语表述不同而已。比如厥阴病就是寒热错杂,方药治疗也是寒热互用。但是,不论治哪类病,没有一首方子确定治哪个病,功能状态在变化中,要有机地看待人体,这样才能大大拓宽认识经方、使用经典、传承中医的内涵,否则就变成了简单的数字对应。当下有很多学者诠释经典时给大家示范条文,多是在对应阶段,中医用方要符合方证经验,最大化从临证中活用经方,经方活用才有生命力。

联合方组的形成过程

先生在早年临证时和普通的传统中医是一样的,并没有使用联合方组,后来才开始慢慢试用,结果越运用经验越多,越积累疗效越好,直至逐渐成为一个特色治疗经验在全国推广,很多地方也在学习使用着。那么,为何要创立联合方组,其实最开始的原因就是将心比心,方便患者。在谈到创立联合方组的初衷时,先生曾于年对学生们说:“多年来,找我看病的人慢性疑难病居多。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慢性病、疑难病逐渐摸到了一些规律。尤其是近十八、九年来,外地患者较多,跋山涉水,费尽周折。为了方便患者,我在诊断后往往同时开几个方,嘱其交替轮服。经过多年实践,自觉在疗效上有很大提高。”

正如先生所言,他诊治的疾患中,慢性病、疑难病居多,病情复杂,治疗周期较长,初诊之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更换处方。随着先生声誉渐隆,医术蜚声三晋内外,就诊的患者中外地患者逐渐增多,他们来诊时跋山涉水,费尽周折。而且,其中不乏贫苦地区的患者,家境贫寒,求医不易,住宿盘费困难很大。为了方便患者,先生开始尝试按照联合方组的思路予以处方,一次处以多首方剂,扩大服药周期,就诊一次,方药可以服用较长时间,免去患者奔波之苦,患者的盘缠也能省下。经过多年实践,先生发现联合方组的运用不仅没有耽误病情,而且使慢性病、疑难病的疗效获得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从理论角度分析,联合方组的使用也有其内在可行性。大部分的慢性病与疑难杂病,疾病发展演变规律比较稳定,能够为医者所掌握从而有预见性地遣方,因此这才可以一次开出多首方剂。按照门纯德先生所言,“联合方组不是押宝,也不是打彩,这样就失去了联合方组的意义,违背了整体观念”。能否使用联合方组考验的正是一个医者对疾病规律的判断与用方的精准性,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临证中长期经验的摸索与反复的积累。

我记忆最清楚的是,每逢家里蒸馒头,我的母亲就要多蒸一些,白面混合点其他的杂粮,这在当时就是很好的食物了,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较差,一般很少能吃上白面。和现在的情况不同,那时的患者住不起宾馆,经常在汽车站过夜。我父亲在患者诊病完后会悄悄给他们的行李口袋里塞一些馒头,让他们在回去的路上当个充饥的干粮,病人很是感激。我父亲诊病一生没收过一次诊费,很多外地贫苦患者因路途遥远,住宿盘费较大,到我家就诊时几乎没有盘缠了,这时候我父亲还要给患者贴补一些路费。同学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医生有这个和患者打交道过程的积累,某种意义上能够体会到医生的一点价值。这点价值不多,但每个人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尽管我们现在生活在大城市,在文明时代,我们的患者中依然是贫困人群多、落后人群多,我们都要以自己的责任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联合方组是先生秉持将心比心,理解患者,方便患者的初衷而创立的,他常常告诫我们,当医生不能只管诊病开方,要将心比心,多替患者着想。我每天上午接诊的患者特别多,来自四面八方,遍布不同人群,还有更多的患者是慕名而来,尽管有时候看完病下门诊的时间很晚,我也很累,但我依然用心地给每一位患者诊病,这也是我继承我父亲的精神,是我对患者的一份心意。

人民卫生出版社双创编辑工作室:愿为每一位潜心学术、追寻真理的学者提供最真诚的服务。xihusanren

.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d/4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