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门诊常见问题解答:
Q6:怎样诊断肝硬化?
可通过肝脏B超、上腹部CT、肝扫描等无创检查手段确诊。金标准为肝脏活组织穿刺病理检查,因其为有创检查目前并不作为临床首选。依据各种检查的准确性及便利性,肝扫描可推荐作为优选方法,对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对于不同的疾病引起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扫描的临界值差异较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在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正常的情况下测定的肝脏硬度处于9~12kPa范围,可认为存在肝纤维化;若≥12kPa,则表明已进展至肝硬化。
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1)肝组织学符合肝硬化的标准;
(2)内镜提示食管胃静脉曲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3)B超、肝扫描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
(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需符合以下4条中2条:
1)PLT×/L,无其他原因可解释;2)白蛋白35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3)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或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7天以上);4)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2。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1)具备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2)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Q7:肝硬化有什么危害?
肝硬化的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肝功能减退(低蛋白血症、黄疸、凝血功能异常)、腹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最早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是导致住院及相关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Q8:哪些因素会导致肝硬化加重?
①无论是否发生肝硬化,肝病患者首先需戒酒,因酒精可加速肝病的进展;
②其次,吸烟患者尽量戒烟,香烟中的化学物质可影响肝硬化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
③应避免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肝脏损伤造成的二次打击。
Q9:肝硬化患者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服用可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激素、部分降糖药及抗甲状腺激素药物、抗肿瘤药和部分中草药等。
对于未出现并发症或轻度的肝硬化患者,应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和随访;
合并有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为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建议选择软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减少食物与食管及胃黏膜的摩擦。静息心率(休息至少半小时测得的心率)高于65次/分的患者,应加用药物降低心率及门静脉压力,使心率控制在55~65次/分,门静脉压力可降低约15%,消化道出血风险也相应降低。
Q10:发生肝硬化了该怎么办?
导致肝硬化发生的原因较多,常见的如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此检查发现肝硬化后,应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阻止肝硬化进展。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目前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及丙酚替诺福韦有一定的逆转肝纤维化作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硬化失代偿及肝癌的发生(药物并不能起到完全阻断作用,因此服药期间也可能发生肝癌,所以即使抗病毒治疗期间仍需每半年随访检查)。已经发生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在抗病毒的基础上,需要积极纠正各项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by/1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