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开启临床治愈之路治肝防癌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就在我们身边

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96%

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人;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人

我国70-80%的肝癌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万人,慢性乙肝患者中每年约有2.1%~6.0%进展为肝硬化,每年平均有1%~15%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1,我国70-80%的肝癌由HBV感染所致

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肝癌

肝癌的高风险人群

慢乙肝治疗应追求临床治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抗病毒治疗是慢乙肝患者预防和减少肝癌发生风险的关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抗病毒指征后一定要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越早治疗发生肝癌的危险性越低。

免疫清除期:指随着人体免疫功能发育完全、体内的免疫细胞被激活,免疫系统开始清除肝细胞中乙肝病毒的过程,此时期血液中乙肝病毒水平下降、转氨酶持续或间歇升高、肝脏有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可快速进展,此时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长效干扰素较核苷治疗显著降低远期肝癌的发生风险

经治优势患者转换为长效干扰素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

曾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获得HBVDNA转阴,e抗原清除且表面抗原低水平的慢性乙肝患者,换用长效干扰素固定疗程继续治疗1-2年,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甚至满意的疗效:

超过60%的患者获得e抗原转换

约40%的患者实现S抗原清除,获得临床治愈机会!

长效干扰素治疗即使未发生s抗原清除,仍能预防肝癌的发生

长效干扰素较核苷经治治疗显著降低远期肝癌的发生率,即使e抗原没有转阴,并非意味着治疗是白费功夫。国外的大型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即使治疗不能达到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e抗原转阴,但只要进行治疗就可以减轻或延缓肝脏病变的发展,而且仍然有预防肝癌发生的作用,因为长效干扰素可直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抗肿瘤作用是其预防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干扰素治疗后的随访:监测疗效,发现不良反应

欢迎您发送需要获取资讯的关键词。例:优惠、大三阳、小三阳、肝病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多少钱、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

点击进行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by/7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