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妈妈抗病毒碰上意外怀孕该怎么办

导读需要调整疗程吗?

乙肝妈妈抗病毒期间意外怀孕怎么办?

东南大医院的韩国荣教授为您解惑。

先来看个案例一位韩国媳妇,原本是乙肝携带状态,结婚后准备要小孩,也许太紧张,肝功能出现轻度异常,ALT80-U/L,HBVDNA>10的7次方。

肝功能仍不稳定,并伴随肝纤维化指标异常,中国医生让她观察及保肝治疗3个月。因急于生育,中国医生劝服抗病毒药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她和家人商定后决定服用替诺福韦。一个月后肝功明显好转,之后回到韩国。3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并怀孕。怀孕4个多月时在中国医生处复诊,中国医生因肝功异常追问得知其在韩国就诊时发现怀孕1月余。

韩国医生在得知其还在服用替诺福韦后告知其前三个月不能服用抗病毒药,并指导她怀孕7个月后再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

现怀孕4个多月,肝功能ALTU/L,HBVDNA<IU/mL。案例中患者出现ALT异常,有可能是肝炎复发、病毒反弹,也有可能是其他情况。

韩教授提出了两种方案:

一、可以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以防重症肝炎出现,或者继续观察至28周再开始服药。

二、暂时停药至患者做完三维B超和四维B超再行判断。两种方案医生都必须实时监测患者肝功情况以及时更换治疗方案。

中国乙肝母婴感染现状

中国是乙型肝炎的中高流行区,目前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其中,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仍有0.96%。

每年乙肝孕妇约万例,仍有12-17万例新生儿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方式:

宫内感染(在子宫内就感染HBV病毒)、产时感染(目前生产过程中,婴儿接触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或体液而被感染)、产后感染(出生后母儿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中的传播)。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

病毒学因素(HBeAg、HBVDNA)、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羊膜穿刺术、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基因-HLADRB,HLAB35,DR3,A)。

母亲HBVDNA水平是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发生垂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韩教授的研究显示发生产前出血、羊水污染和羊水过少母亲分娩新生儿更易发生垂直传播。HBV感染的孕期管理很复杂,孕期可诱发肝炎活动,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常常导致慢性化。孕妇筛查和新生儿普遍接受联合免疫已大大减少HBV传播率。

即使新生儿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HBeAg+、HBVDNA≥6次方Copies/ml的母亲垂直传播仍会发生。

宝宝出生前,妈妈可以吃药吗?1.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

在韩教授的研究中,乙肝妈妈如果符合表面抗原阳性和HBVDNA>mEq/ml的条件,32±2周孕期服用拉米夫定可以减少婴儿HBV感染的几率。

在长期随访观察抗病毒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时发现:替比夫定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母亲HBVDNA水平,还能明显减少母婴传播。2.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

服用抗病毒药物后的乙肝妈妈在生产时出现的孕龄、产后出血、剖宫产例数没有差异。在7个月的随访期间,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妇女分娩的婴儿发育正常且无先天畸形。

据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儿约万人,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5.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不同孕期暴露于LAM,TDF和其他抗病毒药治疗方案出生缺陷率为2.72%。

替比夫定对E抗原阳性、HBVDNA高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治疗能有效减少HBV母婴传播,并使孕期肝功能稳定。

替比夫定治疗孕妇的婴儿5年长期随访中,其生长发育及智能指标与正常儿童相符。研究支持高危孕妇应用替比夫定安全有效。

年中国指南指出:如果服药后发现进入妊娠期,那么服用B类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的患者可以继续服药并妊娠,服用C类药物(阿德福韦、替比夫定)的患者应换为B类药物后再继续服药妊娠。

妊娠后期如果HBVDNA载量>2*10的6次方Copies/ml,与患者充分沟通、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予以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建议于产后1-3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原文整理自医学界









































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l/3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