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丙肝进行科学有效的筛查

为什么要继续丙肝筛查

著名肝病专家、北京大学(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说,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传播,即使看不见出血的针刺也可能传染。

建议有过输血、透析、内镜操作、牙科操作、吸毒以及文身、文眉、文唇、针灸等高危行为的人尽早筛查。

据我国最新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我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丙肝患者群。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万人感染丙肝病毒。

“丙肝感染比较隐匿,通常患者不会感觉到异常。”魏来说,“有很多人是体检发现肝硬化之后才查出丙肝,耽误了治疗。”

目前,我国治疗丙肝的主要方案仍然是注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这种治疗有效率为70%至80%,但是周期长,一些患者因不能耐受治疗、存在治疗禁忌症或者对不良反应有顾虑等问题,无法获得规范有效的治疗。

据介绍,国际上治疗丙肝使用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即DAA药物,简化了治疗计划,且副作用小、耐受性强,可提高丙肝治愈率。我国年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也对此类药物做了推荐。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评审中心已将部分有明显临床优势的DAA药物列入优先审评程序,并在其官方网站公示。

魏来说,丙肝病毒特别容易变异,疫苗很难研发。世界卫生组织对丙肝提出一个观点“治疗就是预防”。“我们鼓励病人治疗,丙肝是可治愈的。"

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筛查

我们认为,应该秉承力求最大限度减少丙肝漏诊、医院感染、且不损害患者的正当权益、不造成浪费的原则。对高危人群,应建议患者进行丙肝筛查。

需要进行丙型肝炎筛查的人群及筛查时机

·有全血、血液成分或血制品应用史,特别是年前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者

·曾经或正在注射毒品者,包括仅注射1次而否认药瘾者

·接受实体器官移植者或捐献实体器官或血液,包括血液成分捐献,而未曾进行丙型肝炎筛查者

·丙型肝炎患者的性伴侣或与其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的人员

·破损皮肤、黏膜被HCV感染者伤口的血、血迹、棉球或其他用具等污染者

·HIV感染者、HIV阳性患者伴侣,男性同性恋和有多个性伴侣者

·应用不安全针刺疗法、纹身、文眉或皮肤穿孔史者

·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者

·HCV感染女性患者所生子女

·在不安全灭菌或非正规诊疗单位洗牙、拔牙或接受侵入性操作(包括手术)者

·出生生长于丙肝高流行区者

·血液透析患者或其他多次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或手术者

丙肝的筛查时机

1、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及定期(半年)进行丙型肝炎的筛查。

2、进行外科手术及侵入性诊疗操作前,告知患者可能的风险和筛查意义,同意者筛查抗-HCV。

3、HCV感染女性患者所生的婴儿应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出生1个月后查HCVRNA。

4、被含有HCV血液或体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利器刺伤,或黏膜暴露于HCV阳性血液的医务人员、急救人员或公共安全人员等,应即时进行抗-HCV检查,排除既往感染,12周后再复查HCVRNA,并根据首次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治疗或后期跟踪监测。

5、拟从事明确有经血传播风险操作工作(如大型外科手术)的医务人员,入职或岗前应进行抗-HCV筛查,并建议其在定期体检中复查该项目;若被含有HCV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利器刺伤,需要2~4周后检测HCVRNA,12周和24周后查抗-HCV和肝功能。若HCVRNA阳性,建议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并暂时避免高风险手术操作,直至HCVRNA阴转或不能测出。

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丙肝的病理改变与乙肝极为相似,以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肝炎可出现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以形成假小叶即成为肝硬化。

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介导和HCV直接损伤两种,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复制能力、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等;宿主因素包括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等。饮酒、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对HCV的感染病程也有影响。

HCV传播途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HC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

见于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内容据百度)

来源:新华网、百度百科、图片来自于丙肝筛查等综合编辑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l/5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