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HBV感染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搭建国家、亚太地区以及全球不同层面的乙型肝炎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平台,不论是在探索治疗新策略以及相关生物学标志物,还是在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相信借助该平台实现没有乙型肝炎的未来终会成为现实。
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发表的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显示,全球HBsAg阳性率为3.61%,中国属于中流行地区,HBsAg阳性率达5.49%,其中1~4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已下降到0.32%,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累积HBV感染人群已超过万,因而HBV感染仍是严重威胁我国公共健康的疾病之一。
1搭建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平台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单靠科学研究工作者、专业机构、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任何一方力量都难以改善,搭建国家、区域以及全球层面的临床协作网络平台迫在眉睫。
着眼国际,当前肝病专家们正在凝聚全球之力携手推动消灭病毒性肝炎。年4月14日,在巴塞罗那召开的第51届欧洲肝病学会年会上,亚太肝病学会与美国肝病学会、欧洲肝病学会、拉丁美洲肝病学会的4位主席在WHO代表见证下共同签署了根除肝炎联合宣言。在同年5月召开的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WHO发布的《-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意义深远,首次提出了“到年将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病例数减少30%,并将病死率降低10%;到年在年数据的基础上将新发病毒性肝炎感染减少90%”的宏伟目标,这其中涉及到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挑战,包括到年要实现出生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覆盖率达到90%以及要使80%符合条件的慢性HBV感染者得到治疗。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时也指出,“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中国政府将积极支持WHO推动落实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卫生相关目标,也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医疗卫生合作”。
环顾国内,在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重大专项给予了我国乙型肝炎研究良好的契机。在重大专项的推动下,我国科研工作者正在致力于乙型肝炎队列和标本库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具有全国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和管理规范为特点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队列,由此产生的国际一流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层见叠出,不仅提升了我国肝病专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还奠定了我国在乙型肝炎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基于此大型队列而建设的临床研究生物样本库、数据管理系统、质量控制体系及考核平台也是未来开展乙型肝炎相关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的基础。在此大框架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所积累的宝贵资源必将会为解决乙型肝炎治愈等难题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
不难看出,在实现消灭病毒性肝炎目标的道路上,不论是国家、区域还是全球,形成多方协作的共同体模式乃是大势所趋。搭建临床协作网络平台可以扩大国内以及国际研究项目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地域甚至研究领域间的局限,形成大样本、多样化的研究队列,有利于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数据信息、标本库以及研究思路都能够互通有无。与此同时,为保证临床协作网络平台的顺利运作还需要制订好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监察机制,对于如何管理、责任分配、利益分配以及监督和评价体系都要做出合理的章程。
2基于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平台,实现乙型肝炎临床治愈过去25年里,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的治疗手段可以持续抑制病毒复制,逆转肝纤维化,减少肝衰竭以及肝癌的发生。然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实现CHB治愈,即实现HBsAg阴转,才是理想终点,而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借助临床协作网络平台,产生更可靠、更具价值的研究结果。
2.1探索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新策略
从已发表的研究数据来看,单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或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即使使用了目前一线治疗药物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或PEG-IFN治疗2~5年后HBsAg清除率也不超过11%。
为了探索能够提高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的新策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工作者将目光转向了NAs与PEG-IFN的序贯或联合治疗(图1,表1)。特别是Hu等最新报告一项随机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采用NAs进行1~3年抗病毒治疗后HBVDNAIU/ml且发生HBeAg消失的HBeAg阳性患者,换用PEG-IFN治疗96周较48周可以获得更高的HBsAg阴转率(21.3%vs16.3%)。此外,Sun等报告的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4周PEG-IFN治疗后取得早期应答的患者,其后期治疗疗效理想,HBsAg转阴率为4.5%,而对未取得早期应答的患者,延长治疗疗程或加用ADV可提高治疗结束时HBsAg阴转率(1.5%vs3.1%vs0)。Marcellin等在一项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对TDF和PEG-IFN初始联合的疗效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TDF和PEG-IFN联合治疗48周后,在其停药后24周的HBsAg阴转率显著高于TDF或PEG-IFN单药治疗组(9.1%vs0vs2.8%)。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联合治疗的HBsAg阴转率高于其他治疗组,但其发生率也只有不到10%,且大部分为基因型A型和D型的受试者。
虽然上述多项研究都提示NAs和PEG-IFN的序贯或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更高的HBsAg清除率,序贯或联合治疗在理论上也可以叠加NAs的强效抑制病毒作用以及PEG-IFN的免疫调节作用,但是由于治疗的时间点以及疗程长短等关键问题还不确切,使得全球各大指南均未作出推荐。同时,从实现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角度,应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去评价序贯或联合治疗于临床实践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除此之外,观察性研究日益得到科研工作者的甲氧沙林溶液可以治疗白癜风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l/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