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有效清理肝脏脂肪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发病率呈节节攀升之势。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就会一步步走上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不归路,已成为第一大肝病。

1/脂肪肝5大高危人群

据体检中心对近半年数据进行统计发现:35-45岁正常体重人群中,有20%左右的人患脂肪肝。其中,43岁的陈先生(化名)三餐吃素坚持了5年。多年不变的标准体型,内脏竟超重2公斤,肌肉含量数值较低,还有脂肪肝……

「吃出来的脂肪肝」

生活中长期摄入过多的

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无法充分吸收,过多的脂肪随着血液流到肝脏

在肝脏表面不断沉积,慢慢演化变成脂肪肝

也会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

「素出来的脂肪肝」

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三大营养物质

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纯素食者,不吃鱼肉蛋等营养物质

若白蛋白合成减少,就需要分解脂肪组织

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

而这种脂肪在肝脏中不易被分解

若不能及时排出,肝脏中的脂肪堆积过多

长期以往,也就形成了脂肪肝

「喝出来的脂肪肝」

长期饮酒易造成酒精性脂肪肝

其病变程度与饮酒总量成正比

由于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直接毒害作用

增加脂库转运到肝脏的脂肪,减少脂肪肝内的运出

使肝对脂肪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

「久坐不动“办公族”」

注意控制饮食却不注重体育锻炼

也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特别是办公一族

一坐就是一天,肚子脂肪走不掉,四肢得不到锻炼

即使是标准体重,也容易患脂肪肝

「先天代谢异常的人」

这类人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体型偏胖、脖子粗、腮腺肿大、酒糟鼻、肝掌、蜘蛛痣

正常肝脏与普通肝脏的特点

正常肝脏

大小适中

表面光滑

色泽均匀

脂肪肝

失去健康色泽

体型缩小

表面硬化

形成小结节

轻度脂肪肝没有症状,医院检查才能被发现,此时病情非常容易被控制;

重度脂肪肝,右上腹有闷涨感,进食油腻或过饱时右上腹会有疼痛感等症状;

如果患了脂肪肝后不注意饮食、锻炼,任其发展,长期以往可能会出现肝硬化,甚至病症不可逆转,演化为肝癌。

脂肪肝检查方法

1、血液生化检查。主要是进行血清脂质检查,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2、影像学检查。目前列为脂肪肝首选检查方法,但存在肝内血管显示不清等缺陷,可能需要配合其他的检查方法;

3、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准确性高,但必须严格掌握禁忌事项。

2/脂肪肝6大注意事项

脂肪肝患者和预防脂肪肝发生的人应该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上提高警惕。

「肉类」

尽量选择鱼虾鸡鸭等脂肪含量较低的白色肉

其次选择红肉中的羊肉和瘦的牛肉

羊肉中含有左旋肉碱的成分,可以帮助消脂

吃猪肉时,尽量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里脊肉

且每天吃肉不超过g

「饮酒」

虽然有些脂肪肝与喝酒无关

但一旦诊断出脂肪肝,患者应绝对禁酒

受伤的肝脏没法处理酒精,喝酒只会加速肝脏恶化进程

服用大量的药物或吸入油漆等,会使肝脏受损雪上加霜

「牛奶」

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也不低

想补钙,但又想远离脂肪肝

可以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

而且每天饮用不能超过ml

「坚果」

坚果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属于好油

例如:橄榄油、山茶油、菜籽油等

(每天摄入不能超过30g)

同理,适当吃一些坚果也有益于脂肪肝

如:花生、核桃、瓜子等

但每天的量不超过28g

「菌类」

菌类在植物食品中纤维、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能减少脂肪吸收,对身体有防护作用

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起到轻度的降脂作用

「蔬菜」

蔬菜中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可以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但得吃够量

每天需要吃一斤到两斤左右,其次要吃新鲜的蔬菜

芹菜枸杞粥

做法

芹菜叶、枸杞叶各g,洗净备用;

取大米50g煮粥,待熟时调入二叶,再煮一二沸,调入适量白糖服食;

或将二叶榨汁,纳入大米粥中食用。

功效

可疏肝和胃,适用于脂肪肝、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等人群。

3/素食主义怎么吃?

「多种类」

素食的种类非常丰富

所以在挑选时尽量搭配种类多一些

保证摄入的营养成分足够完整

「豆制品」

对于素食主义者而言,可适量多吃一些豆制品

豆制品中的蛋白质相对于其它素食要高很多

可以弥补不吃肉所带来的蛋白质损失

「坚果」

可适当多吃一些坚果类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植物油脂含量

可以帮助身体补充脂肪

水果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也会转化成脂肪。如:香蕉中碳水化合物高达20%。更有甚者如鲜枣、红果、桂圆、石榴、杨梅、甘蔗等。预防脂肪肝应该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多摄入一下高蛋白食品。

4/番外篇: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四步,你的肝脏该减肥了

你觉得身上哪儿最需要减肥?

估计很多人会回答腰、肚子、腿,但有个需要“抽脂”、“减肥”的地方被忽视了,那就是肝脏。

年发布的《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中显示,中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12.5%~35.4%。

脂肪肝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

如果你认为脂肪肝只是个不用治的“小病”,那就大错特错了。

你“小看”了脂肪肝

对很多人来说,脂肪肝只是体检报告上一个抽象的词,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也不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类似的误解,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健康。

误解1:脂肪肝是小病,不用治

真相:不重视可能发展成肝癌

首都医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高冀蓉给出了一个从脂肪肝到肝癌的发展路线图:

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的最初阶段)→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在“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被大家逐渐了解的同时,上面这个发展过程被很多人忽视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脂肪肝也可能迅速发展,甚至出现肝癌。

误解2:脂肪肝是“轻度”的,代表肝损害也轻

真相:轻度脂肪肝也可能有严重肝损害。

一般认为,B超等检查显示肝脏中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不过,这里的“轻、中、重”只是显示肝脏中的含脂量,并不能说明肝脏的损害程度。有些人虽然只是轻度脂肪肝,但肝脏损害已经非常严重了。

经常喝酒、肥胖、患有乙肝的人,如果发现脂肪肝,即使是轻度的,也建议进一步检查肝纤维化、炎症等相关指标,定期监测肝脏的情况。

误解3: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

真相:瘦子也可能得脂肪肝

肥胖人群患脂肪肝的风险确实较高,但别忘了,肥胖只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果有胰岛素抵抗、遗传代谢问题、内脏脂肪沉积过多等因素,瘦子也可能出现脂肪肝。

特别消瘦或短期内快速减肥的人,肝脏的脂肪代谢受到影响,也容易发生脂肪肝。

还有的人为了减肥等原因只吃素食,但素食往往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易出现营养不良,不能满足身体需要,也可能引起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误解4:患脂肪肝,只是得了一种肝病

真相:可能伴随多种慢性病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往往提示体内其他代谢存在异常,建议检查血脂、血糖、尿酸、血压等指标,排除相关疾病。

脂肪肝患者中,约有40%患有高血压、10%患有糖尿病、40%尿酸偏高,60%的人体重超重,这些疾病犹如“难兄难弟”,医学上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多数轻度脂肪肝患者症状不明显,部分人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腹胀等症状。当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时,肝脏损害已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因此,早防早治是关键。

除了前面提到的肥胖者、快速减肥和营养不良者,一些被忽视的人群也容易患上脂肪肝。如果你是以下几类人之一,一定要重视预防。

被忽视的高危人群

饥一顿饱一顿。很多人因作息不规律、工作繁忙,很少按时按点吃饭,甚至把几餐合成一顿吃。

这样长期饥一顿饱一顿,吃饭时容易暴饮暴食,导致肝脏对脂肪的储备能力上升,形成脂肪肝。规律吃三餐,又多了一个理由。

爱喝酒。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

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大5~25倍。

为了肝脏健康,建议适量饮酒。建议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20~30克,女性不超过10~15克。

乱用药。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已胺等药物,长期过量使用时会伤肝,增大出现脂肪肝的风险。建议长期服用这些药的人,定期复查,必要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糖尿病患者、年长者、患有肝炎的人群,也应注意预防脂肪肝。

可以预防,有时还能“逆转”

多吃黄豆,修复肝细胞

B族维生素能加速物质代谢,促进其转化为能量,帮助修复肝细胞,预防脂肪肝。如果你是平时爱喝酒的脂肪肝高危人群,更建议注意补充,可多吃黄豆、香菇等食物。

如果已发现脂肪肝,建议多吃有助降血脂、促进肝内脂肪代谢的食物,如燕麦、玉米、海带、瘦肉、鱼类、蛋清等;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食品;每天喝毫升水,50~60岁患者喝四瓶矿泉水的量即可,60岁以上略少些。

如有肾病、心脏病,喝水量建议咨询医生。

运动,“逆转”部分脂肪肝

研究发现,通过运动等方式,一个肥胖者体重降低3%~5%,其脂肪肝就会明显减轻;体重降低超过10%,肝脏的炎症也会减轻。

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通过半年的饮食和运动干预后,多会基本“痊愈”。

因此,这部分人群应注意适当多运动。一般的脂肪肝患者,最好保证每天走一万步;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如无其他禁忌,每周需达到分钟的运动量。

体检,及早发现蛛丝马迹

平时应重视体检,包括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尽早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

40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男性更应重视查肝。从流行病学看,男性更容易得肝癌,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要提高警惕,曾有乙肝感染、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更要高度重视。

除了体检,脖子粗也可能提示有脂肪肝。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朱惠莲教授带领的团队发现,脂肪肝患者的平均颈围比没有得脂肪肝的人更大,简单来说,就是脖子粗可能预示脂肪肝。

如果脖子粗,平时又有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建议咨询医生。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从单纯性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意味着脂肪肝已进展到了一定程度,如不及时干预治疗,有可能向肝纤维化发展,这个比例高达25%。

如果脂肪肝已经出现了明显肝损害,建议咨询医生,必要时遵医嘱服药。

不知道你离脂肪肝还有多远?趁还来得及,赶快用这些方法,逃离脂肪肝的包围吧!

小编提示:游泳这项有效减脂的运动,对肝脏脂肪的消耗也是杠杠滴,能锻炼心肺还让肝脏更健康,约上小伙伴们快去游泳吧!~~

本文由小编采集汇编:华人政商

精彩内容:欢迎转发

如果您是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您是新朋友,根据需要点击标题下蓝色字加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l/8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