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炎到肝癌,距离到底有多远

年7月28日第十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全世界肝癌每年有70多万新发病例,其中我国肝癌例数占全球59%,而每年肝癌死亡人数达37万。毫无疑问,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全国之首。

“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肝癌的发生常常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个阶段。大约70%以上的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大概需要10年至20年时间,其中40岁到50岁是肝癌的高发期。

第一部曲“肝炎阶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般可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在这个阶段中,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的病人病情进展快,非活动期或低复制期的患者病情最稳定。尽量使病情处于低复制期,避免病情活动是比较有利的,也是现有条件下治疗的基本目标。

第二部曲是“肝硬化阶段”:反复的病情活动,肝脏的持续损伤是肝硬化主要原因。肝硬化又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病情相对稳定,无并发症,如果治疗恰当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很多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是肝硬化的比较严重阶段,主要的界限是患者出现了肝昏迷、腹水、腹膜炎、消化道出血或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通常这个阶段的患者平均存活期为5-7年。

第三部曲是“肝癌”:肝癌的发生的确与肝硬化有很大关系,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年发生率为3%-6%。

我国肝癌患病人数如此高,除了人口基数大,首当其冲是引起肝癌发生的肝炎,而在我国肝炎主要有病毒行、酒精性、脂肪性三种。

1.病毒性:肝癌病毒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五种,主要为乙肝和丙肝。其中,其中我国乙肝携带者有多万,丙肝病毒感染人数高达多万人。研究显示,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可引起肝硬化,逐步发展就有可能诱发肝癌。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可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疫苗接种,在各型肝炎中,除丙肝外,均可通过疫苗来预防。接种甲型肝炎和乙肝疫苗有很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二级预防:建议有疑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主动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和进行规范治疗,防止其发展成慢性肝炎。

三级预防: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要遵从医嘱,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配合药物治疗防止慢性肝炎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

2.酒精性: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研究表明,酒精性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纤维化可能约8%,进而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3.脂肪性:10%-25%的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在确诊后8-14年进展为晚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平均每7年进展至下一个肝纤维化阶段),2%-13%的晚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在确诊后3-7年进展为肝癌。

肝炎恶化成肝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征兆的,只要留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端倪,及时处理的。比如:

1.食欲差、腹胀

受到肝功能降低的影响,肝炎患者病情加重的时候往往食欲很差,没什么胃口,厌油腻的东西,而且食欲持续减退,进食之后还会伴随腹胀的情况,而这些症状由于和胃病症状比较类似,一些患者在初期往往会当成胃病去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什么效果。如果肝炎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的话一定要小心可能是肝炎加重了。

2.持续的消瘦

由于食欲减退,日常饮食中无法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因此身体会持续消瘦,如果肝炎患者经常感觉乏力,体重逐步下降了,也要当心是肝病恶化的表现。

3.脸色发黄,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

当肝脏代谢功能受到影响的时候,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降低,胆红素就会进入血液中,人体就会表现出来黄疸肝炎的症状,如脸色发黄,皮肤以及小便发黄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蜘蛛痣,这些症状的出现一般都是肝病加重的典型症状。

4.放射性疼痛

肝炎患者持续性出现肝区疼痛的话容易使人联想到肝癌,不过这一症状往往是在肝癌中晚期才出现的,肝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肝痛,反而会表现出来放射性疼痛,比如右侧腰部、右肩膀痛等,如果有出现这些放射性疼痛的话,肝炎患者也要当心了。

如果你身体出现以上信号,请咨询肝病专科医生。

内容来源:好大夫、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10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