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发现自己有“小三阳”以来一直定期复查肝功能,未曾发现肝功能异常,为何突然变成肝硬化了?专家解释,肝脏具有代偿能力,只要30%的肝细胞正常,就能维持肝脏的正常工作,肝功检查显示不出异常。因此,不要被肝功能正常所蒙蔽。
近日,某媒体报道,王先生因不注重乙肝的全面复查,5年来硬是将乙肝“小三阳”拖成了肝硬化,而最让其不解的是,明明从发现自己有“小三阳”以来一直定期复查肝功能,未曾发现肝功能异常,为何突然变成肝硬化了?专家解释,肝脏具有代偿能力,只要30%的肝细胞正常,就能维持肝脏的正常工作,肝功检查显示不出异常。因此,不要被肝功能正常所蒙蔽,一定要进行病毒基因变异耐药检测再确诊病情。
只因害怕肝穿刺男子乙肝“小三阳”拖成肝硬化
45岁王先生年发现乙肝“小三阳”,每年定期检查,发现肝脏有纤维化的疑点,但由于肝功能正常,并没有引起重视。年医生检查后建议他去做肝脏纤维化检查,以便明确肝脏病变程度,做进一步的治疗。但是王先生怕麻烦一直犹豫着没有做。
今年12月,王先生体检时发现上腹部超声出现了腹水、门脉高压等较明显的肝硬化征象,医院感染科就诊。
专家介绍,“小三阳”一般代表病毒数量少,传染性弱。但通过近年来的数据观测发现,即使肝功正常的小三阳患者,90%有慢性炎症活动,而且有肝纤维化的倾向,甚至已经出现早期的肝硬化甚至癌变。再加上,患者认知方面的误区,小三阳更容易在悄无声息中,致人于死地。
肝功能正常,为何会成肝硬化?
其实最让王先生不解的是,明明肝功能正常,为何最后却变成了肝硬化,专家解释,病毒的持续感染和肝脏炎症的持续发生是造成肝硬化的首要原因。肝病病毒会不断的侵蚀肝脏,损害肝细胞,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的不断加重,在肝脏组织中大量增生,就会将正常的肝脏发硬、变韧。原来的肝组织发生了改变,有假小叶形成,最终导致肝硬化。
但是由于肝脏具有代偿能力,只要30%的肝细胞正常,就能维持肝脏的正常工作,肝功检查不会反映出异常,但很有可能70%的肝细胞已经纤维化,即肝硬化。等到出现症状时候,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乙肝患者需定期体检早发现肝硬化“踪迹”
既然乙肝“小三阳”患者,不能单靠肝功能是否正常来进行鉴别,那对于高危人群该如何预防?专家建议,一般建议乙肝“小三阳”患者每3个月门诊采血复查一次肝功能,每年复查一次HBV-DNA和B超检查肝脏,尽可能对患者病情是否活动做出早期判断。
对于30岁以上的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甲胎蛋白,检测肝脏是否存在恶变情况。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者肝脏B超有慢性损害迹象,无论肝功正常与否,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尽早进行抗病毒保肝治疗,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控制肝病继续进展,防止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专家提醒,对于一个长期病史的乙肝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同时,一定要定期全面检查,绝不能饮酒。酒精会使肝细胞受损变性,从而使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让乙肝病毒引起的肝损害更加严重,二者共同作用使肝损害持续进展,加速肝硬化的发生。
医讯播报
5·18日大型会诊普查活动“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这次公益会诊的主题是“早防早治,预防肝癌”,这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不谋而合。在健康中国年规划愿景包括:慢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3,基本实现健康覆盖,保证"病有所防,病有所医"等。而我国作为肝炎大国,肝病给百姓带来的伤害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多重伤害,为了进一步实现"健康中国梦",科学预防肝病、治疗肝病更显得尤为重要。
爱肝护肝,从身边做起
为响应国家号召,目前全国30省医院在同步进行“肝病普查权威专家会诊活动”,活动时间为5月17日~21日,通过此次公益援助活动,希望能帮助肝病朋友们走出肝病误区,能让更多的重症患者早日实现康复、降低肝癌的死亡率,阻断肝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轻重症患者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重回幸福生活!
公益援助内容
1:知名肝病专家为您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专家挂号费、会诊费免
2:两对半、肝功能、丙肝抗体、血常规、血脂、肝纤四项、甲胎蛋肝脏相关检查全免
3:治疗给予元-元补贴
活动申请绿色通道:
1: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申请基础信息,并提交申请名额;
2:快速预约,提示一下您所在地,姓名,性别,年龄,电话以及到诊时间,会第一时间给您申请,成功之后会给您回电通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