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在古时候素有神药之称呼,一直到今天也一直延续着它的食用价值。而且随着人们追求的更细致。发现了灵芝成熟后上面的一层粉末,这个就是灵芝孢子粉。并且灵芝孢子粉的功效与作用更胜从前。于是灵芝孢子粉的市场开始打开。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种子,灵芝孢子粉含有灵芝所有的精华。灵芝孢子粉是十分珍贵的。
灵芝孢子粉有哪些作用呢?下面针对肝脏调理的作用详细讲解一下。
灵芝孢子粉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孢子粉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孢子粉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孢子粉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综上所诉可以得见灵芝孢子粉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是养肝补肝的专家。
春季养肝喝灵芝茶肝属五行之木,以应春季,春季养生以养肝为主。
如果春季气候变化异常,就会使肝病增多或加重。这个时候肝脏病人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表现出乏力,胃口变差,疲倦,特别是不喜欢吃油腻、煎炸的食物,吃少量后即出现上腹饱胀,消化时间延长,大便的次数减少或者干结,并有口干、口苦、口臭等症。
灵芝为我国治疗肝病的法定中药材。灵芝长得像人的肝脏,对肝脏的作用,常常让医生感到吃惊。
灵芝性质平和,入五脏,补气血,能降低转氨酶,保护肝脏,调整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凡身体虚弱,病后正气未复,或化疗、放疗后体力不支,或产后气血亏虚等,均可考虑用灵芝调补。
两个灵芝验方
除春季用于补肝外,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灵芝用于养生保健。下面说两个灵芝验方:
1、灵芝酒:灵芝30克,白酒毫升。灵芝浸泡的时间以白酒变成棕红色为度,还可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每次饭后饮用10毫升,每日2~3次。适宜于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咳嗽气喘等。
2、灵芝茶:放在茶杯内,冲入沸水,当茶饮之。边泡边饮。也可水煎2~3次,将煎出的茶水装入暖水瓶内,细细饮用。可以提神,消除疲劳。
灵芝和孢子粉对肝炎的疗效肝炎是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侵袭肝脏细胞,引起肝组织损害的结时机。灵芝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提高免疫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杀伤、吞噬肝炎病毒的能力,提高肝细胞的再生力,促进损伤的肝组织修复。因此,灵芝治疗各种急性、慢性肝炎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对急性肝炎的效果更为显著。
灵芝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总有效率为73.1%~97.0%,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0%~76.5%。其疗效主要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说来,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延性肝炎为好。
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灵芝对肝炎有良好疗效,尤其是对急性肝炎效果较好,对其他类型肝炎也有一定效果。中医药学早有灵芝“补肝气”、“益脾气”的说法,药理实验也证明灵芝对动物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均与临床所见一致。此外,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也与其对肝炎的疗效有关。
灵芝保肝护肝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动物药理表明实验: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据动物试验,对小白鼠有镇静、镇痛作用。可提高小白鼠耐寒、耐缺氧能力,并推迟其死亡时间。以灵芝为主配以白术、田七、川芎等中药,则能显著提高动物的存活率,并能帮助动物渡过放射病极期,而使白细胞较早恢复。受照射动物服用灵芝后可增进食欲,改善精神状态。正常人口服灵芝20克,能降低心率。
主要作用
一、抗肿瘤作用
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并扩展的重要原因。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灵芝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无毒性的免疫活化剂的优点,恰恰是许多肿瘤化疗药物和其它免疫促进剂都不具有的。
二、保肝解毒作用
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血小板聚集。这些功效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四、抗衰老作用
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等有着明显的延缓衰老功效。此功效主要基于以下机理:
1、促进和调整免疫功能。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而言,这种促进和调整可明显延缓衰老。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而言,则可促进其免疫功能的完善,增强抗病能力,确保其健康成长。
2、调节代谢平衡,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研究表明,灵芝能促时血清、肝脏和骨髓的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可以有效地抗病防衰老。观察表明,服用灵芝以抗衰老,不仅对老年人有益,对务年龄阶段的人士都适用,因为生长发育的过程,也就是走向衰老的过程。
3、抗自由基作用。生物体所产生的内原性防卫自由基损伤的抗氧化剂或抗氧化剂化酶类物质(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降低,是人体衰老的一个原因。灵芝多糖有显著的拟SOD活性,可显著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阻止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防止了脂体的过氧化,保护了细胞,延缓了细胞衰老。
4、灵芝多糖能显箸促进细胞核内DNA合成能力,并可增加细胞的分裂代数,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
五、抗神经衰弱作用
灵芝就已用于神经衰弱症与失眠,故它对中枢起到良好的作用。提取物能激发运动性抑制,使运动性降低,使协调运动失调、呈现用量依赖性镇病效果,对环已巴比妥睡眠作用能缩短睡眠时间,能延长中枢兴奋药咖啡因致痉挛及死亡的时间,这些结果表明,灵芝对中枢呈抑制性作用。
祖国医药所载灵芝能“安神”、“增智慧”、“不忘”。据报道,灵芝制剂对神经衰弱失眠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高达87.14%~%。一般用药后10~15天即出现明显疗效,表明为睡眠改善,食欲、体重增加,心悸、头痛、头晕减轻或消失,精神振奋,记忆力增强。属气血两虚者疗效更好。所以,灵芝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对于神通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备佳品,国家药典中,灵芝就是有效的安眠宁神之药。
临床药效
《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品,谓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谓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成仙。”近年来,对灵芝草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临床报道颇多,归纳起来有下述几方面:
1、治慢性支气管炎:服用灵芝片,日3次,每次1片(含量相当于生药0.5克),或用灵芝酊(20%浓度),日3次,每次10毫升(每日量相当于生药6克),一般15~30天开始见效。
2、治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每日肌肉注射1~2毫升(每毫升含0.5~1克生药),连续注射1个月左右。
3、治白细胞减少症:曾治疗因化学、物理、药物及慢性病等各种因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52例,近期有效率为84.6%,白细胞总数平均提高至/立方毫米。10~20天为一个疗程。
4、治疗冠心病:对心绞痛、心前区胀闷,或紧压感的缓解率约为72%,对心悸、气促等症状的好转率约为65%,半数以上患者服药期间反映:食欲、睡眠、精神好转,降低血甘油三酯有较好疗效。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血小板聚集。这些功效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5、治疗心律失常:在用灵芝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发现在冠心病改善的同时,伴随的心律失常也随着好转和消失,于是采用灵芝注射液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取得一定的效果。
6、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比传统的“护肝”药物疗效好。此外,还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恶性肿瘤等。
7、抗神经衰弱。祖国医学所载灵芝能“安神”、“增智慧”、“不忘”。据报道,灵芝制剂对神经衰弱失眠有显着疗效,总有效率高达87.14%~%。一般用药后10~15天即出现明显疗效,表明为睡眠改善,食欲、体重增加,心悸、头痛、头晕减轻或消失,精神振奋,记忆力增强。属气血两虚者疗效更好。所以,灵芝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对于神经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备佳品,国家药典中,灵芝就是有效的安眠宁神之药。
8、治疗糖尿病:灵芝降血糖之原理是由于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服用灵芝后可取代胰岛素抑制脂肪酸的释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症状。血糖由降至,胆固醇由降至,β-蛋白由降至。灵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减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程度。日本NumataKenji生产的灵芝保健食品,已广泛使用治疗糖尿病患者。
9、抗过敏作用:当机体受某种抗原侵袭导致免疫功能亢进,产生各种变态反应或免疫性病理损害时,灵芝能抑制亢进的免疫水平,保持机体自身的稳定。实验证明:灵芝可阻断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于目前治疗较困难的变态反应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红斑狼疮、甲亢、过敏性鼻炎、多种顽固性皮肤病等都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并可部分对抗某些疾病患者因长期使用激素而出现的毒副作用。
10、治疗风湿类风湿:灵芝在风湿及类风湿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得疗效,灵芝对自体免疫和生理机能的调节上的作用比较明显,依据中医理论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复杂,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痹是阻闭不通之意,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滞;另外痹病的发生还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侯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我们对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等方面,与类风湿关节发病的关系都曾有过研究。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可能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壁技术灵芝粉在临床患者服用2~3个疗程对风湿类风湿有明显的好转,显效率在78%左右。
由此可见,灵芝草治疗的病,大部分为老年性、顽固性、退化性的疾患。
常吃灵芝可以护肝明目夏季的烦恼,一方面是酷热难耐,一方面是夏季过度暴晒,加上长时期盯着电脑的人群,可能出现过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眼睛酸胀等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无论出现哪种现象,都是眼睛在“抗议”。
既然夏季易发眼睛不舒服,我们就不能坐以待毙,那该如何应对呢?且先看传统中医建言。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眼睛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滋养,护眼同时也要护肝。肝不好,眼睛就会不好。
在众多养生仙草中,灵芝保肝解毒最佳,东汉《神农本草经》就有灵芝可“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记录。更难得的是,灵芝药性平和,不伤身,适合长期食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灵芝清肝明目的作用,可将它与枸杞或石斛搭配进行调理。枸杞所含胡萝卜素很高,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促进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或再生,维持正常视力。石斛有着滋阴清热、护肝明目的功效,与灵芝同属夏季清补之佳品。
灵芝枸杞饮:适合各类视力疲劳者。针对肝血不足所导致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状,灵芝具有一定的排毒缓解作用。时常面对电脑屏幕的白领,建议不妨每天沏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灵芝枸杞提提神、明目强身。
灵芝石斛明目汤:是有助于眼睛保健的一道健康食方,平时工作经常熬夜的人士可以用它做日常的调养。
灵芝具有保肝解毒作用灵芝是一种著名的药用真菌,为多孑L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实体。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有“扶正固本”、“滋补强身”。《本草纲目》中把灵芝誉为上上之药。
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它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性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等。
灵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辩证看,由于本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
灵芝除了具有很“灵”的祛病强身,扶元固本的保健作用外,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些年来灵芝盆景倍受人们的喜爱。
灵芝与肝病肝炎是一种流行疾病,因为其传播途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乙肝,乙肝是一种可以快速传染的疾病,而且乙肝这种疾病不仅传染,而且也会遗传。所以乙肝是一种非常麻烦的疾病。对于乙肝病患者来说,现在不仅是身体上受到伤害,在精神上也是伤害很大的。
肝脏病多表现为:早、中期嗜睡、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泻,常见腹部不适,或右上腹疼痛并伴有不适,轻微头痛、肌肉疼、关节疼;晚期出现尿黄、眼球结膜和口腔粘膜黄染、皮肤瘙痒、肝脏轻度肿大,约25%的病人脾脏会肿大,有后颈淋巴肿大、腹水等症状。
肝脏病多为饮食习惯不当、家人、亲朋、同事之间共用一餐具而交叉感染,还有卫生习惯不好引起病毒入侵感染。现代医学到目前为止尚无杀死肝病病毒的药物,治疗十分困难。由于治疗不力,急性肝炎变成慢性肝炎,造成患眷体质虚弱甚至演变成肝硬化、肝腹水乃至肝癌。
现在已经很多乙肝患者使用灵芝孢子粉了,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而且康复效果也是不错的。因为灵芝孢子粉可以有效抑制病患者身体中的乙肝病毒,而且可以打破乙肝病毒的耐力,可以对乙肝病毒进行分离,进而消灭乙肝的病毒。而且灵芝孢子粉还具有改善肝功能,有效的预防肝硬化的作用。所以灵芝孢子粉对肝脏问题具有很好的帮助康复作用,长期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灵芝保肝解毒效用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灵芝具有明显的护肝作用,作为保肝药可用于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如酒精或药物中毒性肝炎的治疗。其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利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灵芝三萜类(灵芝孢子粉及灵芝孢子油的主要物质)是其保肝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
灵芝对肝病的功效肝脏病多表现为:早、中期嗜睡、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泻,常见腹部不适,或右上腹疼痛并伴有不适,轻微头痛、肌肉疼、关节疼;晚期出现尿黄、眼球结膜和口腔粘膜黄染、皮肤瘙痒、肝脏轻度肿大,约25%的病人脾脏会肿大,有后颈淋巴肿大、腹水等症状。
肝脏病多为饮食习惯不当、家人、亲朋、同事之间共用一餐具而交叉感染,还有卫生习惯不好引起病毒入侵感染。现代医学到目前为止尚无杀死肝病病毒的药物,治疗十分困难。由于治疗不力,急性肝炎变成慢性肝炎,造成患眷体质虚弱甚至演变成肝硬化、肝腹水乃至肝癌。
中国医学界根据《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灵芝、补肝气”用野生灵芝做临床实验,野生灵芝是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力,使人体自身杀灭病毒的能力大大提高。
灵芝保肝解毒肝脏是人体的最大腺体,重量约为身体的1/50,受到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分泌胆汁以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最重要的器官,亦是解毒的器官,更是生命所必需的器官。
在肝脏的疾病中,初期多为肝炎所引发的;肝炎约分为两类,一类为病毒性肝炎,一类为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如是A、B、C、D、E、F、G型肝炎,系由该型病毒所引起,以及其他病毒如EB病毒所引起的肝炎均属之。
A型肝炎系由粪便经口传染,占急性肝炎的30~40%,落后贫困卫生不良地区最易发生,但不会形成带原者。
在远东地区,B型肝炎患病率高达15%,经由输血和血液制品而传染,体液如唾液、血清渗出液、阴道及月经排出物以及精液均有传染性。传染途径分为水平传染,是由接种疫苗或针头受到微量血液污染或性行为而传染;垂直传染则由母亲传染给婴儿。
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3~6个月,5%以下在早期无临床症状;急性肝炎并逐渐康复者约80%;变成慢性肝炎者约20%,则常渐进性的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猛暴性肝衰竭者则低于0.5%。在台湾,慢性B型肝炎约有万人,由于实行婴儿B型肝炎疫苗预防注射,B型肝炎病例将会日趋减少而绝迹。
C型肝炎系由输血感染,急性者较少,常形成慢性肝硬化。
D型肝炎常与B型肝炎合并发作,引起严重性肝炎。其他病毒性肝炎较少,其致病性尚不清楚。
中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肝炎,因酗酒引起的,由于慢性酒精中毒,而引起脂肪肝、纤维化肝、肝炎、肝硬化;或如化学药品如四氯化碳中毒而引起的肝细胞坏死。
灵芝具有保肝解毒的功能,在动物实验方面,给予毒性物质,引起肝脏的损害,以观察灵芝对肝脏的保护和医疗效果,灵芝酊剂能减轻四氯化碳所致中毒性肝炎的病理损害,并能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解毒功能的损伤。对SGPT的升高和中三酸甘油酯的蓄积,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并能抑制小鼠口服dl─乙硫胺酸(dl-Ethionine)引起的肝脂肪浸润,降低小鼠因大剂量洋地黄(Digitoxin)和消炎痛(Indomethacin)引起的死亡率,提高小鼠肝脏代谢戊巴比妥的能力,促进小鼠肝脏部分切除后的再生功能。
灵芝治疗肝病肝炎是病毒侵入肝脏引发的炎症。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势反复性强,危害性较大的特点,若不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极易转变为肝硬变及肝癌。
中国使用灵芝治疗肝病已有悠久的历史,
一、灵芝具广效性:
灵芝自古贵为上药之冠,千百年来人体实际经验证其能使人体“自疗功能”维持在最佳状态,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有效清除各种肝炎病毒。其养生保健范围之广,功效之卓著,几无出其右者,克服了抗炎药物只能针对一种类型病毒的弊端。
中国数千年的临床经验有其法则,即急症治其标,缓症治其本,不急不缓者,标本皆治,灵芝通过建立人体自身免疫屏障来消灭肝炎病毒,正是中医治本理论的体现。
二、灵芝具有解毒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灵芝的酒精萃取物,能减轻小白鼠受四氯化碳引发的化学性肝损伤,无论是预先给药或是形成肝脏发炎受损后再给药,其伤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降低血清中GPT值,同时减少肝小叶炎症细胞浸润,促进肝细胞再生。人体自我解毒功能,主要仰赖肝脏功能的正常。而经现代科学研究显示,灵芝在维护肝功能方面,可降血清GPT、GOT、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肝组织中三酸甘油酯含量、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与增生,降低总胆红素、改善肝组织纤维化,恢复SOD活性等。
三、灵芝无论在中国医学或西方科学的学术领域中都已有相当完整的理论基础。
中国医学通过八纲辨证,最终治则是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而灵芝性平无毒,功入五脏,在固本培元之同时,扶正祛邪于同步;且扶正而不助火,祛邪而不伤正。
真正起作用的,是属于人体内的“自疗功能(即免疫能力)”,疾病的病征,是自疗功能努力驱逐病害、恢复健康的过程和信息,医生应该重视“自疗功能”,如果为了治疗病征而损伤“自疗功能”,只有把轻病变成重病,重病提早死亡。自然疗法是通过各类自然的理、法、方、药、食,提升自疗功能,祛除病因。
灵芝保肝的疗效特点灵芝虽无直接抗病毒肝炎的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保健。
20世纪70年代,我国即开始用灵芝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综合各家报道,总有效率为73.1%-7.0%,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0%-6.5%。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来说,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为好。
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补肝气”“益脾气”有关。
灵芝护肝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损害发生之前还是之后,服用灵芝均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害。
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灵芝制剂(如灵芝糖浆等)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总有效率为73.1%—97.0%,显效为44.0%—76.5%。其疗效主要表现在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大的肝、脾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并可以改善肝功能(如血清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灵芝对抗肝病的神奇良方肝炎是一种流行疾病,因为其传播途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乙肝,乙肝是一种可以快速传染的疾病,而且乙肝这种疾病不仅传染,而且也会遗传。所以乙肝是一种非常麻烦的疾病。对于乙肝病患者来说,现在不仅是身体上受到伤害,在精神上也是伤害很大的。现在已经很多乙肝患者使用灵芝孢子粉了,而且康复效果也是不错的。
因为灵芝孢子粉可以有效抑制病患者身体中的乙肝病毒,而且可以打破乙肝病毒的耐力,可以对乙肝病毒进行分离,进而消灭乙肝的病毒。而且灵芝孢子粉还具有改善肝功能,有效的预防肝硬化的作用。所以灵芝孢子粉对肝脏问题具有很好的帮助康复作用,长期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灵芝解毒保肝灵芝制剂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总有效率为73.1%-97.0%,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0%-76.5%。其疗效主要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说来,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延性肝炎为好。
灵芝孢子粉保肝护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针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科学研究证明,灵芝孢子粉的保肝护肝作用明显。应用灵芝孢子粉后,能提高人体淋巴细胞软化刺激指数,慢性肝炎患者PHA皮试反应增强,E-玫瑰花环形成率增加。
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是反映肝脏受损更特异、更敏感的指标,其主要分布于肝脏,当肝细胞因中毒等发生变性坏死时会释放出来,使血清中该类酶水平升高。在急性肝炎时持续升高时间较长。口服一定剂量的灵芝的热水提取物,可以明显降低因D-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合用导致中毒的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升高。灵芝提取物还能使肝脏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乳酸脱氢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催化乳酸转变为丙酮酸。肝炎的发病早期。血清中该酶升高,亦反映肝细胞的受损。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在CCL4中毒时乳酸脱氢酶显着提高,加入灵芝孢子粉后,肝细胞释放的乳酸脱氢酶和谷丙转氨酶均明显降低,亦提示灵芝孢子粉有保肝护肝作用。
灵芝孢子粉可以显着增加对肝炎病毒的耐受性,提高肝脏的细胞解毒功能,明显地降低升高的血清转氨酶,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的积蓄,减轻乙硫氨酸引起的脂肪肝,减轻洋地黄中毒导致的死亡和提高肝脏代谢戊巴比妥钠的能力,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影响,显着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肝匀浆中细胞素P-的含量。
实验证明,灵芝孢子粉有确切的保肝作用,他们可减轻化学药物(毒物)对肝脏的损伤。加强肝脏代谢药物(毒物)的解毒功能。
灵芝对肝炎的作用灵芝具有明显的护肝作用,作为保肝药可用于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如酒精或药物中毒性肝炎的治疗。其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利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灵芝三萜类(灵芝孢子粉及灵芝孢子油的主要物质)是其保肝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
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大类。根据感染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五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醇、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调节免疫和保肝。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拉米夫定等,但疗效不够理想,不良反应较多。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和肝损伤,故保肝和免疫治疗仍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在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保肝治疗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灵芝虽无直接抗病毒肝炎的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保健。
20世纪70年代,我国即开始用灵芝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综合各家报道,总有效率为73.1%-7.0%,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0%-6.5%。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来说,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为好。
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补肝气”“益脾气”有关。
灵芝护肝的作用灵芝三萜类的保肝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灵芝三萜类可使因肝损伤升高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降低,而使肝损伤时降低的肝脏超氧岐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升高。三萜类化合物还可使免疫性肝损伤时升高的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药理研究还证明,灵芝所含多糖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亦参与其防治肝炎的机制。灵芝不仅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核T、B淋巴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免疫细胞因数如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合成和释放,并因此纠正肝炎时的免疫功能紊乱,并通过免疫细胞核细胞因数(如IFN—γ)杀灭肝炎病毒。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对灵芝补肝气益脾气的论述相一致。
灵芝保肝解毒现代人不可或缺灵芝保肝解毒,现代人不可或缺:
肝脏是人体的最大腺体,重量约为身体的1/50,受到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分泌胆汁以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最重要的器官,亦是解毒的器官,更是生命所必需的器官。
在肝脏的疾病中,初期多为肝炎所引发的;肝炎约分为两类,一类为病毒性肝炎,一类为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如是A、B、C、D、E、F、G型肝炎,系由该型病毒所引起,以及其他病毒如EB病毒所引起的肝炎均属之。
A型肝炎系由粪便经口传染,占急性肝炎的30~40%,落后贫困卫生不良地区最易发生,但不会形成带原者。
在远东地区,B型肝炎患病率高达15%,经由输血和血液制品而传染,体液如唾液、血清渗出液、阴道及月经排出物以及精液均有传染性。传染途径分为水平传染,是由接种疫苗或针头受到微量血液污染或性行为而传染;垂直传染则由母亲传染给婴儿。
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3~6个月,5%以下在早期无临床症状;急性肝炎并逐渐康复者约80%;变成慢性肝炎者约20%,则常渐进性的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猛暴性肝衰竭者则低于0.5%。在台湾,慢性B型肝炎约有万人,由于实行婴儿B型肝炎疫苗预防注射,B型肝炎病例将会日趋减少而绝迹。
C型肝炎系由输血感染,急性者较少,常形成慢性肝硬化。
D型肝炎常与B型肝炎合并发作,引起严重性肝炎。其他病毒性肝炎较少,其致病性尚不清楚。
中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肝炎,因酗酒引起的,由于慢性酒精中毒,而引起脂肪肝、纤维化肝、肝炎、肝硬化;或如化学药品如四氯化碳中毒而引起的肝细胞坏死。
灵芝具有保肝解毒的功能,在动物实验方面,给予毒性物质,引起肝脏的损害,以观察灵芝对肝脏的保护和医疗效果,灵芝酊剂能减轻四氯化碳所致中毒性肝炎的病理损害,并能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解毒功能的损伤。对SGPT的升高和中三酸甘油酯的蓄积,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并能抑制小鼠口服dl─乙硫胺酸(dl-Ethionine)引起的肝脂肪浸润,降低小鼠因大剂量洋地黄(Digitoxin)和消炎痛(Indomethacin)引起的死亡率,提高小鼠肝脏代谢戊巴比妥的能力,促进小鼠肝脏部分切除后的再生功能。
灵芝酸R和灵芝酸S,对于由D─半乳糖胺引起培养的大鼠肝细胞毒性方面,显示有很强的抗肝毒作用;灵芝固酮的抗肝毒作用更强。
灵芝对于毒性物质引起的肝炎有治疗效果,在96小时后,其SGOT和SGPT几近恢复正常,而丝利马灵(Silymarin)治疗组则仍比正常者高数倍。
在临床上以灵芝治愈慢性活动性B型肝炎,经过四个月的疗程,其HBV-DNA消失率为52.3%,其浓度降低者为9.1%,总有效率为61.4%,是以灵芝对B型肝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灵芝可以抑制肝炎的症状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疼痛、乏力等。部分病人会有发热和黄疸、肝脏肿大并有压痛伴有肝功能损害的现象,又称为病毒性肝炎,通常分为甲型和乙型两种。甲型肝炎就是普通所指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或称短暂伏期肝炎,青少年发病较多。乙型肝炎是指血清性肝炎或长潜伏期肝炎,多见于成年人。两种肝炎发病均无太明显的季节性,但甲型肝炎比较容易在秋末初冬季节发生。
各类肝炎在中医学中归属不同的范畴,如急性黄疸肝炎相当于“黄疸”中的“阳黄症”;急性无黄疸肝炎多属“湿病”、“肋痛”、“肝胃气痛”等;慢性肝炎多属“阴黄”、“积聚”、“肋痛”等。
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一个月左右都有较大的传染性。粪便、血液是主要的传播物。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如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源等;但也可经血液传染,如输血、生物制品、注射器等。
肝炎分为急性肝炎、重症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几种。
急性肝炎的轻型一般可经急性期间的治疗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如果临床表现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会转为慢性期,属中医学“黄疸病”中的肝气郁滞。
重症肝炎也称暴发型肝炎和坏死性肝炎,中医学认为是“黄疸”病中“热毒内炽”,症状严重。病人可能先从一般症状开始,但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持续恶心、呕吐、肝缩小,伴有肝臭,肝功能迅速明显衰退,并有皮肤和黏膜等处出血、腹水、浮肿、蛋白尿和管型等,甚至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嗜睡、大小便失禁等,最后因肝、肾功能衰竭而出现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发生危险;少数病情较轻者可逐渐转为坏死性肝硬化。
慢性肝炎按病程长短和病情的轻重不同,可分为迁延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种。病人症状表现不一,有的是无自觉症状,肝功能亦大致正常,即所谓“静止期”;有的则出现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不规则腹泻、腹胀、便秘、低热、肝区疼痛、头痛失眠等等,由化验可知肝功能已明显受损,即所谓“活动期”。症状时轻时重,静止期与活动期可能反复交替发作。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导致肝硬化而出现皮肤呈黄褐污秽色,肝肿大,质硬并有压痛,脾脏也可肿大,部分病人会有腹水、出血倾向和蜘蛛痣等,肝功能随之产生异常改变。中医学称为“肝阴亏损”,除上述病症外,还有低热、腰酸、口干、苔少、舌质红、脉细等。
除急性肝炎外,对于慢性肝炎,目前只能采用饮食疗法和静养疗法的方法。灵芝对于肝炎的治疗,十分有效。
灵芝保肝解毒防治肝病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大类。根据感染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五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醇、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调节免疫和保肝。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拉米夫定等,但疗效不够理想,不良反应较多。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和肝损伤,故保肝和免疫治疗仍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在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保肝治疗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灵芝保肝作用的疗效特点
灵芝虽无明显的抗肝炎病毒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0世纪80年代,我国即开始用芝人堂富硒破壁孢子粉胶囊治疗病毒病毒性肝炎,综合各家报道,总有效率为73.1%-97%,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76.5%。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来说,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延性肝炎为好。
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
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补肝气”、“益脾气”有关。
灵芝治疗肝炎的临床报告
灵芝用于治疗肝炎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仍有临床试验的报告发表。
胡娟()报告86例按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服用芝人堂富硒破壁孢子粉胶囊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除应用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苦黄或菌栀黄、促肝细胞生长素、肝泰乐等药物之外,均不用其他抗病毒药及免疫调节药。灵芝胶囊治疗组86例口服芝人堂富硒破壁孢子粉胶囊(每粒含孢子粉0.32克),每次4粒,一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小柴胡汤冲剂,每次1包,一日3次。共用药1-2个月。疗效指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S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治疗组纳差缓解94.2%、乏力减轻93%腹胀消失92.3%、肝肿大回缩45.8%、脾肿大回缩42.9%;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分别为78%、80%、70%、24.2%、26.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正常百分率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指出,芝人堂富硒破壁孢子粉胶囊用于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钟建平、李水法()比较抗病毒药拉米夫定(LAM)联合芝人堂富硒破壁孢子粉胶囊与单用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诊断均符合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DNA聚合酶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正常上限升高2-3倍、总胆红素<3倍正常上限者。病例剔除标准:1、重叠感染其他型病毒性肝炎(HAV、HCV、HEV、HDV、HGV)者;2、自身免疫性肝病者;3、合并脂肪肝者;4、有糖尿病等并发症者。按1:1比例随机将例患者分为LAM组和联合组,每组6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口服一般保肝药及母亲HBV阳性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AM组63例,每日口服LAMmg;联合组63例,每日口服LAMmg并加芝人堂富硒破壁孢子粉胶囊4粒。治疗18个月后,联合组ALT为63±17U,明显好于LAM组的83±21U(P<0.01)。治疗18个月后,联合组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高于LAM组(P<0.05);联合组HBVDNA转阴率3、6、12、18个月分别为50/63、56/63、59/63、57/63,LAM组分别为43/63、50/63、48/63、42/63,联合组均明显优于LAM组。LAM组病毒DNA编码的DNA聚合酶基因序列YMDD变异发生率6、12、18个月分别为11.59%、23.81%、33.33%,联合组6、12、18个月分别为0、6.35%、9.52%,明显比单用LAM组低。结果指出,芝人堂富硒破壁孢子粉胶囊联合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用LAM疗效好,且能延缓和减少在LAM治疗中易出现的YMDD变异及因此产生的病毒株对LAM的耐药性,阻止乙肝病毒复制,并有明显改善肝功能作用。
灵芝保肝作用的机制
灵芝为什么能治疗肝炎?其疗效机制已被大量药理研究阐明。四氯化碳、d1-乙硫氨酸、D-氨基半乳糖等肝脏毒物进入体内均可使实验动物迅速发生中毒性肝炎,除出现明显的肝功能障碍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升高外,并出现中毒性肝炎的典型病理组织学变化。给予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的提取物可明显改善实验动物的肝功能,并减轻病理组织学改变。灵芝所含多糖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保肝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它们除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外,还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灵芝总三萜(GT)和三萜组分可明显降低BCG+LPS诱发肝损伤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甘油三酯(TG),且三萜组分的有效剂量明显地于临床常用保肝药吗洛替酯。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还可使免疫性肝损伤时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
灵芝三萜类的保肝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灵芝三萜类可使因肝损伤升高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降低,而使肝损伤时降低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
灵芝三萜类究竟能否抑制肝炎病毒?最近,LiYQ等人观察了从灵芝培养液中提取的灵芝酸的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所采用的HepG细胞株来源于转染了HBV-DNA的人肝癌HepG2细胞株,该细胞株可表达HBV表面抗原、HBV核心抗原以及HBV病毒的结构蛋白,能够稳定地产生HBV病毒成熟颗粒。结果显示灵芝酸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bsAg(20%)和HBVe(44%)的表达和产生,提示灵芝酸抑制了肝细胞中乙肝病毒的复制,但对肝细胞无毒性。
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亦参与其防治肝炎的机制。灵芝不仅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干扰素γ的合成和释放,并因此纠正肝炎时的免疫功能紊乱,并通过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杀灭肝炎病毒。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