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大学Lang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几种简单的无创性评分系统用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期肝纤维化(advancedfibrosis)的性能较差,并且错误分类率较高,因此,其临床效用并不可靠。
该项回顾性研究纳入德国一家三级转诊中心的例接受肝活检的CHB成人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HBV标志物、抗病毒治疗情况、实验室参数、肝脏影像学和组织学结果,对基于4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率指数(AA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和年龄-血小板指数用于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进行评估,分析上述无创性评分系统对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性能和临床效用。
患者HBV感染的中位持续时间为31个月(范围:6~个月),86%为白种人,71%为男性。FIB-4、AAR、APRI和年龄-血小板指数用于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75[95%可信区间(CI):0.67-0.82]、0.72(95%CI:0.64-0.80)、0.48(95%CI:0.39-0.56)和0.73(95%CI:0.66-0.81)。在肝活检诊断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患者中,高达35%~82%的病例被上述无创性评分系统错误分类为轻微肝纤维化。
原文链接:LangS,KüttingF,StaubA,etal.PerformanceofSimpleNoninvasiveScoringSystemsforthePredictionofAdvancedFibrosis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EurJGastroenterolHepatol.Sep6.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