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年报告的丙肝患者超20万,较年增加约3倍。而大部分丙肝患者易发生成慢性,部分患者甚至进展为肝硬化、肝癌,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一现状不仅是在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国家均引起了高度重视。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了其首部丙肝防控指南(以下简称“WHO指南”),主要用于指导中低发展水平国家丙肝诊疗。为提高我国的丙肝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卫生计生委”)也将于今年12月15日正式实施《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行业标准,从国家层面凸显了我国控制丙肝的决心。
为让读者对目前丙肝防控现状、最新WHO指南与行业标准有更好的理解,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就相关话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
改善丙肝防控刻不容缓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呈世界性流行。根据WHO年6月的报告,全球约1.5亿人(2.5%)感染HCV,每年新感染~万例,每年死于HCV相关肝病的人数在35万例以上。
我国属丙肝中度流行区。据年的调查,我国一般人群的HCV流行率为0.43%。但由于HCV感染地区分布不平衡,一些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流行率较高,而年调查未包括这些人群,因此,如将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计算在内,我国约有万例HCV感染者。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丙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年为5万余例,年报告21万余例,上升约3倍。丙肝易发展成慢性,约75%~85%的急性丙肝可发展成慢性,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HCV20年后,肝硬化年发生率为10%~15%,而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发生率为1%~7%。因此,丙肝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我国丙肝防控所面临的困难是:①丙肝病情隐匿,多数人感染HCV后长时间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如以我国有万例HCV感染者计算,年仅21医院就诊,诊断率仅为2.1%;②丙肝慢性转化率高,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③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目前我国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不足1%;④过去丙肝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但现在主要为不安全注射和医源性传播,人群感染HCV的机会增加;⑤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丙肝认知度较低,漏诊或误诊率较高,丙肝患者不能被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⑥尚无疫苗可供预防。
WHO指南指导我国丙肝筛查、关怀及治疗
今年4月,WHO发布了针对中低发展水平国家丙肝的防治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3部分,即筛查、关怀和治疗。该指南根据中低发展水平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较多指导性建议。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因此,这些建议也适合我国国情。至今发布的美国和欧洲丙肝防治指南主要针对发达国家,虽对我国丙肝防治也有参考价值,但今年4月发布的WHO指南对我国丙肝防治工作更具指导意义。
关于筛查,WHO指南提出2条建议:①对HCV高流行人群或有HCV暴露/行为者检测抗-HCV;②对抗-HCV阳性者直接用核酸检测技术(NAT)检测,以确定现症HCV感染诊断。这2条建议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过去我国对丙肝高危人群未进行抗-HCV筛查,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行业标准,提出对10类丙肝高危人群(表1)进行筛查,并对抗-HCV阳性者检测HCVRNA,确证其是否为HCV现症感染,这与WHO指南的建议是完全一致的。
关于关怀,WHO指南提出2条建议:①对所有HCV感染者进行饮酒评价,对中度至严重饮酒者给予减少饮酒行为干预;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议用血清转移酶和血小板指数或纤维化指数评价肝纤维化,而不是用需更多资源的其他非侵入性检测技术,如肝弹力成像或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这2条建议也适用于我国。近年来我国饮酒人群明显增加,对所有诊断为丙肝的患者,应劝其戒酒。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应用价格便宜且诊断价值高的检测技术评价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以指导治疗。
关于治疗,WHO指南提出5条建议:①所有慢性HCV感染的成人和儿童均应治疗;②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③、④、⑤是关于已在欧美国家正式批准的4种口服抗HCV药物单一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推荐。由于该4种口服抗HCV药物尚未在我国批准应用,因此,目前我国主要还是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成人丙肝。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研究表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治愈率可高达70%~80%。因此,只要无禁忌证且符合治疗指征的丙肝患者即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行业标准出台,从国家层面推动我国丙肝防治
――《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行业标准于今年正式颁布实施
多年来,我国为实现丙肝防控,做了诸多有益工作,具体如表2所示。
为进一步加大我国丙肝防控的力度,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年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卫政法函()44号],决定在“卫生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整体活动框架下,制订《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行业标准,并于年正式颁布实施。
与以往由专业学会发布的丙肝防治指南及专家共识不同,此标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领导,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批准,更具权威性。医院为核心,搭建各级医疗机构丙肝规范诊疗平台,提高丙肝诊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卫生计生委以行业标准的形式从国家层面颁布《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从上而下贯彻落实,对推动我国丙肝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规范丙肝筛查和管理,正确诊断丙肝,早期治疗丙肝,进一步提高我国丙肝的防治水平。
目前我国丙肝防治的主要问题是:①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丙肝认知度低;②一般人群的HCV筛查未开展;③大量农村HCV感染者未被发现;④高危人群未定期筛查,不能及时发现HCV感染者;⑤患者未及时治疗。
因此,要真正落实《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需要各级政府、学术团体和CDC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大力宣传,提高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丙肝认知度,使丙肝高危人群及时得到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丙肝诊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点击更精彩!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