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导演新剧银河补习班,这场翻身战打
近年来,有不少聚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电影,尤其是印度片里,《三傻大闹宝莱坞》讽刺死板的教育理念,《摔跤吧!爸爸》反讽重男轻女的传统,《神秘巨星》披露家庭暴力的社会现象……但在中国,教育类的作品还是比较少的,本次邓超俞白眉再度合作,导演新剧《银河补习班》,瞄准中国人的教育之痛。正如俞白眉说的:“这是我们中国人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是我们的生命回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再次唤醒,不用过多说明,看到这些画面观众就能想起自己也曾经历过的时光。”《银河补习班》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邓超饰演的爸爸马皓文因为替单位背黑锅入狱,让他遗憾错过了和儿子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马飞有一个当航天员的梦想,所有人都觉得他在痴人说梦,只有邓超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并给予他满满的自由和空间。父子跨越了30年的漫长时光,守护爱和亲情,故事充满了欢乐、温暖、泪水与奇观。“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学习做爸爸”作为一部教育片,电影没有直接给出“什么是好的教育”的答案,而是正视中国传统教育的存在的意义和面临的困境,试着抛出问题,引导观众去理解和思考。影片最大的一个矛盾点,就是父亲对于儿子的信任与鼓励,与教导主任的失望和否定,形成的鲜明反差。父子情是影片最暖心的部分,马皓文在儿子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并以他为傲。他在影片中最经典的台词就是“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学习做爸爸”。影片试图通过屏幕让观众思考如何以更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马文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马皓文对他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这让马文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反观另一头教导主任的态度,他曾培养出多个省里的状元,这让他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有着不容辩驳的自信。但在他身上也同时发生过悲剧,他的儿子作为省状元,在大学里因为一次考试的小失误就受不了挫折酿成悲剧。针对这个矛盾,马皓文和教导主任还因此进行了一场关于成绩的赌约,这也是贯穿整个影片的一条故事线。怀旧喜感加持,观感轻松不沉重《银河补习班》并不是以说教的形式来探讨教育,它更多的是带着怀旧和喜感来为影片加持。影片的背景是从年北京亚运会开始,韦唯唱着《亚洲雄风》,还有陈明、张国荣、毛阿敏等经典歌曲,再到97年香港回归、98年洪水等等记忆中的中国……这些足以让已经成为父母的70、80后受众形成强烈共鸣。再加上邓超拿手的喜剧效果,可以肯定它也会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13066.html
上一篇文章: 银河补习班还在送孩子去补习班大多数父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