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地球约2,光年的地方,有一颗恒星正朝着银河系边缘弹射。这颗被称为LP的特殊恒星是一种独特的快速移动恒星——大质量白矮星的残余碎片——在一次巨大的恒星爆炸后成块地幸存下来。
波士顿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天文学助理教授JJ爱马仕(JJHermes)说:“这颗恒星移动得如此之快,几乎可以肯定它正在离开银河系……[它]以每小时近万公里(万英里)的速度移动。”但是为什么这个飞行物体会飞出银河系呢?因为它是过去爆炸的碎片——一种被称为超新星的宇宙事件——仍在向前推进。
曾在爱马仕实验室工作的前BU学生奥德利亚·普特曼说:"经历了部分爆炸,仍然存活下来,这非常酷和独特,直到过去几年,我们才开始认为这种恒星可能存在。”
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爱马仕和普特曼发现了关于这个剩余的“恒星碎片”的新观察结果,这些观察结果为其他具有类似灾难过去的恒星提供了洞察力。
爱马仕和普特曼分析了来自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的数据,该卫星勘测天空并收集远近恒星的光信息。通过查看来自两台望远镜的各种光数据,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合作者发现LP不仅被抛射出银河系,而且根据数据中的亮度模式,它还在自我旋转。
“这颗恒星基本上是从爆炸中弹射出来的,我们正在[观察]它在离开时的旋转,”该论文的第二作者普特曼说。
“我们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找出为什么这颗恒星[反复]变得越来越亮和越来越暗,最简单的解释是我们看到[它]表面的某些东西每九小时旋转进出视野,”暗示它的旋转速度,爱马仕说。所有的恒星都在旋转——甚至我们的太阳每27天就绕着它的轴缓慢旋转一次。但是对于在超新星中幸存下来的恒星碎片,9小时一个旋转周期被认为是相对缓慢的。
当白矮星的质量太大而无法支撑自己时,超新星就会发生,最终引发宇宙能量爆炸。在超新星爆发后找到像LP这样的恒星的自转率可以为它来自原始的两星系统提供线索。在宇宙中,恒星成对出现很常见,包括白矮星,它们是在恒星生命结束时形成的高密度恒星。如果一颗白矮星给另一颗白矮星太多的质量,被撞击的恒星会自毁,从而产生超新星。据研究人员称,超新星在银河系中很常见,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发生,但它们通常很难看到。这使得很难知道哪颗恒星发生了内爆,哪颗恒星向它的恒星伙伴倾倒了太多质量。
基于LP相对较慢的自转速度,爱马仕和普特曼更有信心地认为,这是来自恒星的弹片,在它们曾经高速绕对方运行时被其伙伴喂食了太多质量而自毁。由于恒星彼此如此快速而紧密地绕转,爆炸后弹射出了两颗恒星,现在我们只能看到LP40-。
“这篇[论文]为这些恒星在超新星发生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爆炸后会发生的事情增加了一层知识,”普特曼说,“通过了解这颗特定恒星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开始了解来自类似情况的许多其他类似恒星发生了什么。”
“这些都是非常奇怪的恒星,”爱马仕说。像LP40-这样的恒星不仅是天文学家已知的速度最快的恒星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探测到的金属含量极高的恒星。我们的太阳这样的恒星由氦和氢组成,但在超新星爆发后幸存下来的恒星主要由金属材料组成。“我们看到的是恒星自爆时发生的剧烈核反应的副产品,”爱马仕说,“让像LP40-这样的星形弹片特别适合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1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