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我们都知道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有人说我们拥有着同一片天空,同一片土地,教育环境是一样的,可真的是一样的吗?有的人生下来,家中就有保姆伺候,父母陪伴左右。而有的人生下来父母就可能离婚,家境非常贫苦,上学都成了问题,虽然有9年义务教育。
但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却可以轻轻松松通过补习班和留学的方式出去镀金,一样能够回来好好工作,所以人生下来真的平等吗?在教育里可能没有平等一说,但是在每个孩子的教育生活当中,父母对孩子的爱绝对都是平等的。
《银河补习班》让很多人看完之后都相当有感触,这是一个讲述亲情和教育的故事,也反映了当下的一些教育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部影片到底有哪一些让人感同身受的情节。
02教育不分早晚
在影片当中主角马皓文这个人的形象很多人都觉得不称职,因为他的疏忽导致他在监狱度过了一段时间,虽然最后对这段时间进行了解释,但是还是错过了孩子最好的成长和教育的阶段,但它也完美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时间虽然会流逝,但是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分早晚。
影片当中的第1个叙述的主线是年马飞是国内最年轻的宇航员,但是在执行任务期间和地面失去了联系,有可能就回不去了,这是他回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亲教给他最多的东西就是不要认输,最终他化险为夷。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品处理自救桥段上有点潦草,可能就只是为了渲染主角的光环吧。
影片当中的马皓文替整个设计院背了锅,导致自己入狱,最后妻子离婚,儿子这几年没人管被人欺负,好不容易熬到了提前出狱,早已时隔多年,出狱之后,他受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谩骂,所有人都在耻笑他,最终坚持申诉了20多年,好不容易快成功了。
当马皓文来到儿子的基地,告诉他这个消息时,马飞却告诉他尽快放弃申诉,因为宇航员是焦点人物,如果他的身世背景被挖出,那么其父亲的过去就有可能成为他人生的阻碍,对于马皓文来说,他认为自己对马飞的教育是成功的,但是到最后他却发现还是失败的,他也未曾料到儿子的前途,可能因自己受到影响,为此马皓文非常痛苦和骄傲,而马飞则不清楚。
这部分也是最扎心的一个情节,其中包括了对现实的批判,比如人情世故的算计,傲慢,分离,背叛,以及那些这行政机关对小人物的忽视和蔑视,还有对他们诉求当中的踢皮球。
03引人深思代入感很强
电影渲染了理理想主义同时也让观众们感同身受,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想,那就是为什么一个普通人想要活得坦率有尊严,会那么难吗?影片当中小时候的马飞被老师认为是脑子里面缺根弦,因为马皓文在入狱之后,马飞经常遭到欺负,而他的妈妈和后爸又忙于生意,便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
到了寄宿学校后没有人管教,他便成了家班级里面的倒数第一,常常旷课最终还被教导处主任开除,而他被开除之时,正是马皓文的出狱之日,之后马皓文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跟教导主任打了一个赌,教导主任说如果考到班级前10名就不开除他了,而马皓文则说不是班级前10要考年级前10名。
要知道此时的马皓文可是全班的倒数第一,他到底能够凭着什么考入年级前10呢?教导主任是老一辈的教育人,他坚信教育改变命运,所以他往往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不听话的学生也会用棍棒伺候,所以他看不上那些学习不好的坏学生们,自然不喜欢马飞。而马皓文对教育的看法和教导主任完全相反,也因为他的教育方式远超于那个年代。
所以时隔今日再看,却让人觉得非常合适,并让人觉得非常恰当。随后马皓文便告诉儿子,马飞称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敷衍,而是眼睛里面含着光,充满了坚信和信任,并夸奖孩子学得好,学得棒,鼓励以孩子兴趣为主导弘扬,让孩子自主学习。
04以兴趣作为学习的前提
马皓文从未督促马飞去学习,但是当马飞问他时,他会觉得说让马飞自己做决定,当学校布置的作业过多时,他则告诉马飞完不完成由你自己来看,所以在马皓文看来孩子学习的前提是有兴趣。影片当中马皓文问马飞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他则说上清华和北大,而马皓文则说这不是目标这是过程,应该想想以后。
所以在马皓文的理解当中,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高考孩子的兴趣和目标才是终点,因此哪怕是快要到期末考试了,他还带着孩子去看航天展,培养了孩子的兴趣,也促进了他的航天梦。最终马飞也确实取得了好成绩,后来更是成为了飞行员,这无疑证明了马皓文确实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者。
可是电影毕竟是电影,电影会将现实往往理想化,比如在电影当中马飞的成绩倒数第一,足以说明他的基础严重不扎实,一个基础都不扎实的人,何谈进一步的学习呢?所以马皓文以主张孩子以兴趣为主的学习方式,不逼迫不强迫,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好,可是对于影片当中的马飞而言,可能并不适用。
而且对于影片当中的马飞来说反而是一种拖累,影片也塑造了很多感人催泪的情节,但哭完了也就完了。毕竟有一些情节还是不适用于现在。不得不承认的是,邓超却是演绎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特别是他对孩子那种无条件的自信和爱,但同样情节方面的漏洞也是演员用再多演技也没有办法弥补的。
05结语
你是不是在教育孩子时,也总是喜欢拿着自己的孩子和他人做比较的,有时候孩子的一些小小的兴趣或会被你说是不务正业,可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害了你的孩子,所以才导致有那么多的孩子一开始比较聪明,最后碌碌无为,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兴趣没有梦想,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出色,就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rcbj/1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