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中医能治好吗

怎样判断是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87609.html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加重后导致,治疗上十分困难,而中医药对于这类慢性疾病方面有独特优势。

肝硬化属于虚实夹杂的病症,结合自身临症经验,总结出中医治疗中的3个要点,详看下文:

肝硬化的治疗,分为清除余邪、扶正补虚和调整气血等方法。

案例

李思想,男,41岁,公务员。

年,由于腹胀不舒、肝区疼痛、食欲不佳、疲劳乏力等,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肝炎”。

一直在吃西药控制,可一年后患者便出现了恶心、饮差、明显消瘦、乏力、尿色如茶、大便泄泻、黄疸、皮肤瘀斑较多复查得知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道静脉曲张。

在熟人的介绍下,找到我治疗。

面症时,我看他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弦滑。经过辨症属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湿热余邪未尽。治以滋阴软坚,活血化瘀。

经过综合调治后,黄疸消退,出血倾向有所好转,食欲增加,肝功能正常,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01清湿热

适用于受湿热困阻脾胃,或肝郁气结导致的肝硬化,常有腹胀腹痛,黄疸,蜘蛛痣出血点,多伴有肝功能异常,或胆红素增高。

邪气正虚,湿热蕴毒多和血分,当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健脾益气为辅。

若伴有肝肾阴虚之候,尚需滋补肝肾;伴脾肾阳虚,宜酌加温补脾肾之品

常用药物有茵陈、龙胆草、栀子、金钱草、板蓝根、蒲公英、牡丹皮、白茅根、小蓟、败酱草、鱼腥草、寒水石、茜草、白芍等。

02扶正补虚

(1)滋补肝肾:湿热久积,肝阴损伤,或出现肝郁脾虚,或是人体肾水不足,湿热之邪易于乘虚入于下焦,劫伤肾阴,可导致肝肾阴虚、阴虚血热和心肾不交诸候。

常见症状有劳侧侧痛、心烦口干、多梦失眠、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腰背酸楚,身上可见肝掌、蜘蛛痣。

治疗上,要以清湿热为主,兼补肝肾,使邪热不易侵犯下焦。肝肾阴虚,血行不畅,适当加以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2)补气健脾养血:肝硬化患者长时间受病毒折磨,久之,患者的气血不足。

因此,常见患者出现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面白少华、消瘦贫血、皮肤干燥、浮肿、饮少胃呆、舌淡脉弱,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治疗可以用健脾补血之法,主要成分有生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黄、阿胶、女贞子、何首乌等。阴虚严重者,加鳖甲。

生黄芪是补益气血之主药,其有补气健脾和直接补气血的作用,脾运健旺气血得充,能恢复脏腑正常运行,祛瘀生新,利水消肿。

03疏肝健脾,调理气血

慢性肝病的患者多有肝气郁滞、气血不畅之候。因此,疏散郁结、调和气血在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肝硬化伴有肝脾肿大、腹壁青筋暴露、腹水、舌质瘀暗等气滞血瘀脉络阻塞之象者,以软坚化瘀为治疗原则,常用红花、鳖甲、牡蛎、三棱、莪术、穿山甲、马鞭草等。

兼疏肝行气之品,可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并有一定软肝脾的作用。因本病虽有气滞、血瘀,但又常见气虚或气血两虚症状,出现腹水时更为明显,气虚则脉道瘀滞。

故常配合党参、当归、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阿胶、白芍等补药治疗。

因湿热缠绵、饮食劳倦或肝气横逆,郁而化火皆使脾胃损伤,出现肝热伤脾或肝胃不和等症候,如胸闷胀满、两侧胀痛、食欲不振、饮食不消、恶心嗳气、善怒郁闷、腹胀泄泻诸症。

常言“气顺火自降,治火先治气”,顺气才能清火泄热,用疏肝理气,配合祛湿健胃,可以行气消胀,并有助于恢复肝功能。

祛湿健胃药,多用藿香、佩兰、厚朴、白蔻仁、砂仁、茯苓、苍术、焦山楂;疏肝理气,多用陈皮、香附、郁金、大腹皮、香橼、乌药等。

推荐阅读

乙肝抗病毒治疗前6个月是关键!

乙肝抗病毒后,怎么还肝纤维化了?

肝区疼就是肝硬化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12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