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五届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于年4月13日至4月15日在美丽申城盛大召开,本次会议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50余位专家学者与余名参会代表,聚焦脂肪肝和炎症性肠病,进行演讲和互动。《国际肝病》特邀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范建高教授,结合版防治指南,为大家带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和综合管理等全面的解读。
《国际肝病》: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上,与成人有什么不同?
范建高教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与年龄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一种慢性肝病,是和病程是密切相关的,成人相对来说比儿童的病程要长。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成人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儿童和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临床表现、病理分型、疾病转归、治疗方法上,是基本相同的。差异之处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多发生在相对年长的肥胖儿童,而小于十岁或者小于六岁的脂肪性肝病病例较少。
儿童脂肪性肝脏炎症跟成人相比,门管区炎症显著,门管区的炎症甚至比小叶内的炎症更严重。肥胖的脂肪性肝炎患儿的肝功能受损相对严重,转氨酶可达到正常值高值的3到5倍,甚至高达U/L。此外,儿童脂肪性肝病在鉴别诊断方面要更加谨慎,避免把WILSON病、乳糜泻等所导致的脂肪性肝炎误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治疗方面,成人和儿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都注重饮食和运动。儿童的饮食运动,重点强调在不影响生长发育前提下的饮食运动管理(所谓“长长不长粗”)。另一方面是关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干预。除某些成人和儿童均可用的药物外,不适用于儿童的药物要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国际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何进展?
范建高教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理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发病机理依然是传统的二次打击学说,后经改良变为四步骤学说。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遗传易感、环境因素,仍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理。
目前强调膳食组分、肠道菌群以及肠肝对话在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其干预中的重要性。但是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者针对肠道菌群的不吸收的抗生素,包括盐酸小檗碱,能不能有效地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有效性并未得到临床研究结果的一致证明。
肠道菌群相关的发病机理进展较多,有关脂毒性和信号通路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针对这些发病机理的药物干预和新药研发,仍在进行之中。
《国际肝病》:哪些疾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发生时,会加速肝功能受损?
范建高教授:如果导致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多、持续时间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的概率也会增高。肝外代谢、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的概率可能也会增高。
比如长期严重的腹型肥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都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出现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的不利因素,甚至是迅速进展为肝硬化、肝癌、肝衰的独立危险因素。
《国际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综合管理和治疗策略是什么?
范建高教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综合管理强调多学科协作(MDT)。MDT医院的专科化分工与协作,但在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上,MDT要规医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MDT是一个模式,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样的慢病,这种模式要让普通内科医生或全科医生来规范化的管理。
治疗管理的重点是,全科医生要掌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评估、饮食干预、运动处方、药物治疗。只有全科医生将调整代谢、处理心血管危险因素、保肝抗炎、抗纤维化等方面都全面实施,才称得上“综合管理”。
专家简介范建高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
擅长疑难和危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上海市医苑新星和青年科技启明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克里夫兰诊所访问教授(),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目前担任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委/内科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委会主任委员兼脂肪肝学院院长、整合医学分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委,中华肝病学会委员暨脂肪肝酒精肝学组名誉组长,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监事长暨上海市联盟理事长。JGastroenterolHepatol,JDigDis,Alcohol,HBPTInt,WorldJGastroenterol,中华内科/消化/肝病/糖尿病/感染病等30余本杂志编委、常委、副主编,《实用肝脏病杂志》执行总编辑。
至今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主编《脂肪性肝病》《临床脾脏病学》《非感染性肝病诊疗新进展》等专著和科普读物18本,发表论文余篇(第1和/或通讯作者Hepatology,JHepatol等SCI论文80余篇),获中国宝钢教育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奖,以及5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1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