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阿力克斯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芈九
自《银河补习班》上演后,网上评价不一,有的人说拍得不错,有的人说用力过猛。然而不管电影的实质如何,总是有一些让人感动的亮点。
比如,父爱,再比如别样的教育。
而我看到的是,那个叫马飞的小男孩从不轻言放弃的倔劲儿。
从垫底学生到航天员,马飞用一种近乎拧巴的坚持实现了逆袭,用现代的话来说,逼着自己,才能更勇敢地成就自己。
逼,是人的潜能,是人在极端环境下化被动为主动的未知力量。
前几天偶遇一位朋友,当年他辞去了“铁饭碗”的公务员工作,来到珠三角闯荡,现在已是响当当的理财规划师。他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在场的人无不深感敬佩。
我问他:
“这些年真不容易,你是怎么活过来的?”
“怎么活过来的?还不都是逼出来的!”朋友拍了下桌子,随而笑得颇有深意。
他这话,我信。
没有轻易得来的成功,只有不懈努力的坚持,这只言片语的背后定然饱含了很多磨难和坎坷。而面对那些困难时,逼迫的力量确实不容小觑。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飞将军李广,以善射闻名。据史书记载,李广曾出去打猎,惊见草里有一只“虎”,情急之下便放箭杀“虎”,第二天寻觅才发现所谓的“虎”,只不过是一块卧着的巨石,而箭头竟然没入石中。接着他又试射了几次,箭都是碰石而落。
你看,危急之境可以逼迫人爆发出无限的潜力。
而急中生智、背水一战、绝处逢生、狗急跳墙等等成语也同样很好地道出了“逼”的功能。
如果说,生命遭到威胁而自卫的逼是一种本能,那么更多时候,逼,更需要自己的主动付出。
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要大声啼哭,这是为了逼迫肺泡接受新鲜氧气,从而得以生存。
但是,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从生存到生活,既有求发展的需要,又有安于现状的惰性。
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浸泡在温水中享受自认为惬意的生活,殊不知,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最是害人,因为这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平庸。
现实也是如此,享受的同时,无尽的庸碌会把人推向可怕的深渊。
这时候,倘若有人逼你一把,或许就有机会让你及时从温水中跳出来,迅速逃离所谓的舒适区。
三国时期的吕蒙,十几岁就跟着孙权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可他有个毛病,不太喜欢读书,因而,他言语粗俗,看上去就像是一介莽夫。
孙权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逼着他读书,并告诉他:杀敌不懂谋略的武夫定会被人瞧不起。
这句话一说,吕蒙被刺激到了,于是,他开始下定决心努力充实自己,逼自己挤出时间了解历史,开豁视野。
自此,吕蒙不仅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还越看越上瘾了,日积月累之后,连原本视吕蒙为大老粗的鲁肃都大吃了一惊。这才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经典语句。
被逼,心态就会改变;被逼,就会有明确的目标;被逼,就会分清事态的轻重缓急;被逼,就会抓紧时间马上行动。
因此,当有人逼着你“学艺”时,不要厌烦。
要知道,这种逼迫式的监督可以成就一个人,因而,我们理应感激。
近年来,有个更新潮的网络语出现了——“倒逼”。
“倒逼”是动词,百度词库的解释是,一种逆向促动的行为,是“推动”、“迫使”的升级版。
“倒逼”也许在他人眼中违反了自然规律,明明可舒服地享受可偏要自讨苦吃,但这却是通向成功“最自然”的方法。很多名人都是在“倒逼”中让自己成功的。
年,法国作家雨果与出版商签订了一份合同,要求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写作上,雨果便将除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了柜子中,并把钥匙丢进湖里。
如此一来,由于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便彻底断绝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扑在写作上,结果作品提前两周完成。而这部作品,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学著作《巴黎圣母院》。
果然,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狠人”。
飞姐是一名80后宝妈,也是写作班里不折不扣的超级“上稿机”。
在这之前,她从未有过任何的写稿经验,但是自跨入新媒体写作训练营的那一刻起,她倒逼写稿的模式让我们惊叹不已。
她连续参加了两次基础班夯实根基,为自己每天的日更定下至少字的目标,用输出倒逼输入阅读大量的书籍,利用碎片时间摘抄金句、搜集素材来作为“屯稿”的资源。
入驻今日头条后,她大展拳脚。然而,在众多高手争夺青云计划奖的时候,她却病倒了。
原本她可以选择好好休养,但天性倔强的她硬是咬紧牙关继续写作。左手打点滴,右手刷微博,眼睛看素材,脑袋列大纲。
最终,青云奖毫无悬念地垂青于她,就连写作训练营的砍柴校长也发出感慨:“所谓勤能补拙就是如此了!我们不拼智商,拼努力!”
倒逼自己一把,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虽然,过程真的需要哪吒式的三头六臂,但是,只要对着目标倒逼自己,真的会让人越来越精彩。
逼自己成功,靠的是死磕的精神,倒逼的努力。
人如陀螺,每一步都是由逼开始,也许我们有时候倍感无奈,被压得喘不过气,但是不在旋转中立起来,就会在静止中倒下去。
压力,只不过是一条鞭子。因为有了鞭子,陀螺立起来了!其实,让陀螺立起来的是它自己,鞭子只是激起了它行动的勇气和信心而已。
《成功是逼出来的》指出,无论穷人富人,都有惰性,也有无限的创造力,但非要环境和绝境来逼。
当你受到生活的催逼时,你其实正面临着一次机会,当环境把你逼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实际上是给了你一把征服世界的利剑。
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躁,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或者自己对自己的新挑战。
相信自己,压力就是动力,因为逼自己,我们才拥有了力量和智慧,从而得以成长、壮大和进步,这一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
因此,别怕逼自己一把,被逼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幸福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1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