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年级主任吼道:
“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在成长中,总有一些人,对你的未来颐指气使,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银河补习班》中爸爸和儿子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图片源自网络)
在他们眼中,你的未来,就在他们的嘴里。
一开一合,便是全部。
如此简单随意的私人定制,没人愿意接受。
(一)
前段时间,同好友及其未婚夫前往婚纱店。
本应是浪漫而愉悦的享受,却无端生出许多变故。
好友身材微胖,一进门,导购就微笑着声明,店里原版婚纱在拍摄期间不予加工,但提供定制服务。
那微笑,仿佛藏刀。
短短几句话,简单粗暴,无非是在强调,这位女士,您只能穿私人定制。
(精美绝伦的JuliaKontogruni高定婚纱,图片源自网络)
我知道,好友本身就因体态而产生了过多的自卑,又对一生仅一次的婚纱照有太多的期待。
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心酸到了极点,触底反弹。情绪爆发,她同未婚夫大吵了一架。
她坚持要穿那件橱窗里的婚纱,不论未婚夫如何好言相劝,柔声安慰,也没能改变好友减肥的决心。
因为婚纱的变故,好友推迟了婚期。
好友曾私下对我说,从小到大,只因为小时候的一场疾病,家人疼爱她,自疾病过后,用各种食物来弥补身体的亏空,导致形体走样。为此,她承受了太多的嘲讽和刻薄。
她总是努力地咽下眼泪,不停地安慰自己,“我的美好,只是还没被人发现而已。”
美好的前提,有太多的不完美。
莫泊桑在长篇小说《一生》中写道:“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成年人的崩溃便是如此蓄谋已久,咬牙走过很长的路,却会因为一句话而泪流满面。
那些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路如影随形跟着的事情,就像是经年累月落在心中的一场大雪,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会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瞬间变得很丧。
然后,雪崩了。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肥胖承受了太多的白眼。
有谁愿意一身的私人定制,不是因为奢华的高定,而是缘于臃肿的体态。
女孩们梦想中的衣服,是挂在玻璃橱窗中,模特身上最闪亮得体的那件。
说到底,私人定制,到底是为了契合自己,还是迎合他人?
不愿接受私人定制,在这个平等的社会显得卑微,像个怪物被凸显出来。
(二)
和父母相处得多了,就会发现,你的未来,早已在他们的嘴里有筹谋地规划起来。
少年时期,就应该好好学习,为工作做准备。
青年时期,就应该好好工作,为成家做准备。
中年时期,就应该好好顾家,为防老做准备。
``````
你的人生,不过是一场父母精心为你准备的私人定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唠叨潜移默化,让你身处其中而不自知。
就如同一趟列车,沿途的站点早已设好,只需按时到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样一眼能够望到底的定制人生,是你想要的吗?
最近热播的《青春有你2》中“敢`作`敢当”的虞书欣逐闯进大众的视野,活脱脱一个行走的表情包。
(《青春有你2》的练习生虞书欣,图片源自网络)
这样一个演艺圈内黑红黑红的姑娘,实则是个如假包换的富二代。
虞书欣就读于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大学,学费30万起步;15岁时,就继承了妈妈的股份,摇身一变,成为千万富婆。
这个女孩,没有成为他人眼中的富二代,活出了自己的样子。
她有着公主命却没有公主病。
却成了吃瓜的谈资。
“富二代嘛,好好在家挥霍家产就好了,当什么训练生,蹭热度吗?”
尖酸的嘲讽层出不穷。
中国有句老话,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当看到家境殷实的虞书欣对自己人生选择的自由与无畏,没有走上富二代的私人定制道路,就会有人嫉妒心作祟,利用网络作为隐蔽,大肆宣泄自己被父母支配却无能为力的愤怒。
不愿直面自己的羡艳之心,只敢对自己的渴望恶语相向。
很多人被迫走上了私人定制的人生,中途想要逃离,蓦然回首,却发现身后根本没有回头路可走。
一旦习惯了这种私人定制,它就会像囚笼一样将你束缚在怀,麻痹思想,最终成为不折不扣的傀儡。
被私人定制并不可怕,可悲的是,对自己被私人定制很清楚,却无能为力,甚至无动于衷。
(三)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点击率和浏览量都居高不下:“如何理解个别不化妆的女生嘲笑或看不起化妆的女生?”
这样的问题绝非个例。
爱化妆的女性原本的外貌就一定要是乔碧萝吗?
不一定。
但是偏偏就有那种女孩子,就不会化妆,还以此为美。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看不起那些化了妆的女生,似乎化妆成了她们对其白眼相加的理由。
这其实是一种刻板的私人定制。
擅作主张给化妆定性,似乎化妆就是心机的表现。
说实话,很多女生化妆的原因,只是简简单单地,想让自己开心而已。
不管她好看还是不好看,都不是恶言相向的理由,因为努力本身就是可贵的。
女孩子为了取悦自己而精心准备的妆容,却被人扣上了有心机的黑锅。
这种悠悠之口的私人定制下,有好多冤死鬼。
大学期间,有舍友经常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只为了化妆。
(化妆时对眼线的勾勒,图片源自网络)
当聚会时有人开玩笑调侃,她笑得大方:“我可以周末整天颓废,但是出门我必须要涂口红,因为涂口红本身就是一项工作。没有人不喜欢漂亮,所以先天不足只能后天弥补,而化妆就是最好的方式。”
看着当年那个化妆时手忙脚乱的她,如今妆容精致,笑容大方得体,让人不由感叹。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在隐形的外貌压力下,虚幻地自我满足着,甚至看轻比自己努力的人。
越是通透的人,越是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他们热爱着自己的生活,就像那些真正自信,真正享受自己素颜的女孩,从不会随意嘲讽别人化妆。
化妆,只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却被恶意的贴上标签。这种刻板的私人定制下,躲藏着固执、偏见和自卑。
(四)
你是否还会为了他人口中的私人定制而委曲求全,改变自己,试图去融合在那个小群体里?
拜托,你永远也不能让他人满意,成为一个私人定制的玩偶。
活在别人的私人定制里,迟早会累的身心俱疲。
(《垫底辣妹》中考试前的剧照,图片源自网络)
你是自己,你也只能成为自己。
高处不胜寒。
邓超的《超级英雄》中唱出了真谛:无敌是多么寂寞。
可能现在,还是会为了一些冷嘲热讽而眼圈泛红,可是亲爱的,你要知道,他人的眼中的完美,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企及的。
最终被迫长大的,是那个令自己满意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1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