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万例,占全球患者人群大部分比例。肝脏炎症长期活动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部分研究认为,代谢综合症是慢乙肝(CHB)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肝纤维化也是所有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到底谁更影响(CHB)患者的生命呢?
代谢综合症对CHB患者直接影响肝脏事件发生吗?近期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Wong教授团队展开了一项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代谢综合症并不增加CHB患者肝脏事件,而肝脏硬度(LSM)则是CHB患者发生肝脏事件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对象:选择~年间香港地区例CHB患者。排除合并HCV感染,酒精摄入人群,长期慢性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或甲氨蝶呤所致的肝脂肪变性患者,失代偿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有肝脏手术史,肝移植患者。
研究时间:从患者首次进行肝瞬时弹性成像(TE)技术检查后至末次随访时间或死亡。
研究结论:基于CHB患者病期分类和最新修订版NCEPATPIII的代谢综合症诊断依据,得出评估结果是患者平均年龄为46±12岁,LSM值为8.4±6.3kPa,例患者(12.8%)合并代谢综合征。平均随访88±20个月后,93例患者发生肝病事件,44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70例患者死亡。8年内肝病事件的累积发生率基线LSM>8.0kPa的患者(12.3%)高于LSM≤8.0kPa患者(3.1%)。证实对于CHB患者,高LSM(>8.0kPa)是肝病事件及死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症并未导致肝脏事件增加。
如何快速检测出定量LSM值?目前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肝组织活检,血清学检测也是一种。但肝穿因其对患者人体创伤性大、取样误差及不易重复性,无法实现跟踪检测。而肝纤维化是一个损伤和修复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一次肝穿活检也无法把肝纤维化发展过程检测出来。
采用新一代瞬时弹性成像(TE)技术的FibroTouch可通过超声影像引导避开肝内囊肿、结节、大血管等组织确认肝脏形态及位置,利用动态宽频扫描、压力可控探头捕捉低频剪切波在肝组织中的传播过程,结合肝脏组织学模型,快速给出定量的LSM值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瞬时肝脏硬度(LSM)测量可在早期发现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判断无肝纤维化(F0)及轻度肝纤维化(F1、F2)时,FibroTouch可相似于血清指标,而在判断严重肝纤维化(F3或F4)时,FibroTouch更有优势。
FibroTouch的无创、快速检测优势,为肝脏LSM检测值提供连续性观察指标,因此它可能成为抗病毒治疗,特别是抗纤维化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
您选择FibroTouch了吗?注:部分内容参考文献①《消化道》[Gut,58(1):]《代谢综合征增加慢乙肝肝硬化发生风险》②《实用医学杂志》年第30卷第8期《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