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以来,正是血吸虫病感染高峰期。为确保彭山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血防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彭山区血防站联合教育部门,在各乡镇卫生院的配合下,相继在疫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集中宣讲活动。
4月7日,眉山市彭山区保胜中心小学多名师生集中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保胜乡是彭山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乡镇,此次血防知识专题宣讲是彭山区血防站今年首次开展的一次集中宣讲活动,宣讲活动以“健康一个人、幸福一个家、和谐一个乡镇”为主题,在全区重疫区中小学校陆续开展,并贯穿于全年春秋两季血防工作中。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血吸虫的宿主钉螺一般生活在草滩、池塘、沟渠等野外多水区域。
人们如果接触了野外不明水域的水,血吸虫的幼虫尾蚴就容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血吸虫病有急性、慢性之分
急性急性血吸虫病人中约有半数的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皮肤发痒、红色小丘疹、咳嗽、胸闷、发热、腹泻或排脓血便,肝脾肿大与压痛和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接触疫水后,平均潜伏期为2周到3个月。
慢性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有的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化验大便时才能查到虫卵,才被发现。多表现为腹泻、腹痛症状,每日1到2次,便稀、偶带血,重者有脓便血,伴里急后重,常常肝脾肿大。随着疾病发展,出现乏力、消瘦、体力减退,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学生们认真阅读血防知识
得了血吸虫病怎么办
得了血吸虫病就应尽快到当地血防站确诊治疗。急性血吸虫病要及时到当地血防站接受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预防血吸虫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接触有血吸虫病的水源,如必须在疫水中作业时,则须采取防护措施,皮肤涂抹防护药物,如氯硝柳胺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膏、乳剂,或穿防水胶鞋、塑料防护裤等。
2.不喝生水。
3.积极治疗病人、病畜、减少传染源。
4.消灭钉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