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内分泌腺体疾病学科群临床研究简介

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测量的方医院干部特诊一科李小明朱鹏立

朱鹏立简介:男,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主持计划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年福建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年福建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年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编著《难治性高血压》、《老年内科诊疗手册》等专著。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波普;磁共振成像

脂肪肝(fattyliverdisease,FL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TG在肝细胞内异常、过度的沉积,当超过肝重的5%即定义为脂肪肝,其中最常见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NAFLD在普通人群中估计患病率为10%~24%,肥胖人群中达57%~74%,而在糖尿病人群中更高,达70%~80%。目前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虽然低于西方国家,但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患病人数接近北美。据我国卫生部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城市人口中脂肪肝患病率高达17.29%,其中NAFLD的患病率为15.35%。

NAFLD常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并存,有研究认为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既往研究发现,NAFLD是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独立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发现且NAFL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事件。此外,NAFLD并不是一个静止性的疾病,它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性肝癌。一项随访10~15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单纯的肝脏脂肪变性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大约为1.5%~8%,而脂肪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则达到15%~25%。因此,NAFLD的早期预防及诊治对改善该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尚无特定的血清生化标志物可以精确地评估NAFLD的脂肪变性程度。NAFLD患者最常见的生化异常是ALT升高,但研究发现,用ALT诊断NAFLD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低,且ALT升高的程度与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非正相关。新近发现,血浆生物标记物岩藻糖基化结合珠蛋白(fucosylatedhaptoglobin,Fuc-Hpt)和Mac-2结合蛋白(Mac-2bindingprotein,mac2bp)在评估NAFLD脂肪变性严重程度及鉴别是否存在NASH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替代肝穿刺活检评估NAFLD的病变程度。然而,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大规模前瞻性临床试验评估。

肝脏病理活检被认为是评价脂肪肝的金标准。根据肉眼所见脂肪变的肝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来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5%为无脂肪变性,5%~33%为轻度脂肪肝,34%~66%为中度脂肪肝,>66%为重度脂肪肝。

组织学分析是唯一能精确评价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观察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的方法。但是,由于其为有创性,以及术后有出血、感染、胆漏等风险的可能,不适用于高风险的人群筛查或大样本NAFLD人群治疗后的随访,同时,由于诊断是根据少量的肝脏组织标本,可能存在取样误差,这些局限性限制了肝脏病理活检在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

目前,临床上已有许多非侵入性的技术来评价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包括超声(ultrasound,US)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专业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8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