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远

从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远?

核心提示:9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乙肝病毒(HBV)的持续感染是患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乙肝进展后的肝硬化也是肝癌的高危因素,约80%-9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以及肝硬化的背景。

经常碰到一些HBV患者,平时感觉还好,医院检查,往往就是晚期肝癌。

临床病例

病例一

孙某,男,35岁,13岁体检时发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一直未引起重视,未定期复查。18岁参加工作,因从事营销工作,长期大量酗酒,30岁开始一直有乏力、腹胀,依旧未引起重视。两月前患者症状加重,并伴有肝区炖痛,到我院进行检查,通过肝脏增强CT和甲胎蛋白(AFP)检查,明确为原发性肝癌。

病例二

段某某,女,48岁,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大三阳)30年,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从未服用过抗病毒药物,一直未有特殊不适。23岁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因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熬夜已成习惯,半年前出现尿液颜色加深,到我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病例三

张某,男,58岁,有乙肝40年,发现肝炎后肝硬化8年,确诊肝硬化后,患者一直口服“拉米夫啶”抗病毒治疗,2年前患者自行停用,近2月一直感肝区隐痛,到我院门诊复查AFP,超过ug/L,进一步完善上腹部增强CT,考虑肝硬化合并肝癌。

病例四

王某某,女,68岁,因上腹痛3月入院,既往否认肝炎病史,因为家庭贫困,长期吃剩饭剩菜及发霉食物,到我院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大三阳,AFP明显升高,腹部CT提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世纪90年代统计,我国肝癌的年死亡率为20.37/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2位,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农村中仅次于胃癌。

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0%是慢性乙肝患者。乙型病毒肝炎(HBV)与肝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HBV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种已知的人类致癌因素。

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经常碰到一些HBV患者,平时感觉还好,医院检查,往往就是晚期肝癌,上述四名患者,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那么,乙肝为什么会转变为肝癌?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远?

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远?

到目前为止,乙肝转变为肝癌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相关研究表明这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

具体发病机制为:

(1)HBx基因:HBx基因位于HBV基因组中C基因的上游,编码个氨基酸产物HbxAg,HBx基因可以激活多种癌基因及原癌基因,HBx蛋白具有生长因子作用,可直接刺激癌细胞生长,HBx能够抑制受损细胞DNA的修复和细胞凋亡,这些都可能导致肝细胞癌变。

(2)HBV的前C基因和C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和缺失,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机制有关。

(3)抑癌基因失活,目前公认与肝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是p53和p16,在HBV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基因发生缺失和突变,从而导致了肝细胞癌变。

另外,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旦确诊HBV后,若患者定期入院检查相关指标,如肝功能、乙肝三对、乙肝病毒定量、AFP、肝脏彩超,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这类患者,往往转为肝癌的概率很低。

还有,生活方式在HBV转变为肝癌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知的肝癌病因,除了乙肝之外,还与酗酒,黄曲霉素,亚硝胺等有关。

比如病例一中的孙某长期酗酒,病例四中的王某某长期吃剩饭剩菜及发霉食物,剩饭剩菜含有亚硝酸盐,可进一步转换为亚硝胺,发霉食物中则可能含有黄曲霉素,而抽烟,过度劳累,高脂饮食,体型过于肥胖,这些都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

很多HBV患者,往往合并严重的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些患者转变为肝癌的可能性当然越大。

有研究表明,HBV患者,尤其是大三阳患者,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若依然没有进行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再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5~10年的时间就可能转变为肝硬化。在临床中,肝硬化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是35岁,肝硬化患者中6%~15%在5年后会发展为肝癌。

如何避免HBV转变为肝癌?

(1)建议HBV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乙肝三对,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肝脏彩超,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严格遵医嘱抗病毒治疗,千万不要随便停药。

(2)戒烟戒酒,适度运动,低脂饮食,不吃剩饭剩菜及霉变食物。

(3)保证充分睡眠,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膳食结构,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内。

(4)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不是所有的HBV都会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事实上,HBV患者罹患肝癌的只是占少数。

肝癌的诊断

1,血液生化、肝功能、乙肝病毒、AFP等检查

2,肝脏彩超

3,CT、MRI(核磁)

4,DSA(数字减影)及介入治疗

5,影像导向下针吸活检

如何治疗乙肝?

首先要有信心

中国是乙肝大国,感染乙肝的人有上亿,最后因此罹患肝癌的其实只占少数,这是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进行了治疗,控制了病情,医学发展到今天,乙肝虽然未能完全治愈,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的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并且由于乙肝疫苗的出现和及时进行母婴阻断,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也在减少。

而在这些慢性乙肝患者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纤维化)。其中又只有10%左右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成原发性肝癌。

治疗还要有耐心

乙肝治疗的目标是临床治愈,即表面抗原清除。从临床控制到临床治愈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只要不放弃,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乙肝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分阶段进行,不要追求一下子就彻底治愈。

临床控制:就是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整个HBV-DNA一直持续阴性,这种情况下,可能还要长时间用药。当HBV-DNA控制以后,整个疾病的进展就明显的延缓,最后也可以达到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免疫控制:病毒控制以后,机体免疫得以恢复,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大三阳转小三阳,这是第二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患者的表面抗原也会消失。

出现大三阳转小三阳,或者叫e抗原血清转换,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表面抗原清除了,逐步达到临床治愈。

据统计,干扰素治疗一年,超过8%的患者可以实现表面抗原清除;经治疗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的患者能够停药,到了10年、14年的时候,将近有50%~80%的患者表面抗原清除。所以说,治愈不是没有希望,但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目标,一定要坚持长期治疗、并复查。

有很多患者希望两三年就把乙肝完全治好,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要有理念,首先是要临床控制,然后是免疫控制,最后才能走向临床治愈。

谢您的阅读!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需要请联系:hysenhealth

sina.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z/4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