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来源:肝胆相照一家人
文本加工:菊梅医生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导读
肝脏在慢性炎症的作用下,肝组织反复损伤修复的一种反应。肝脏星形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慢性炎症和弥漫性肝纤维化的基础上,肝脏结构破坏,有异常的结节形成。临床上可以看到患者有低蛋白血症、胆碱酯酶减少、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还有门脉高压的表现:脾脏增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形成等,有些患者出现肝性脑病。
1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展的结果
常见病因有哪些?
1、病毒性肝炎
2、慢性酒精性肝病
3、非酒精性脂肪肝
4、长期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5、药物或毒物
6、肝血液循环障碍:慢性右心衰、布加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HVOD)
7、遗传代谢性疾病:Wilson病、血色病、α1-AT缺乏症、糖原累积病、酪氨酸血症
8、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9、血吸虫
10、隐源性:病因不详、病理无特异性表现,常与感染、肉芽肿、营养不良有关。
2
危害不容忽视
肝纤维化/肝硬化升高慢性肝病恶性结局如死亡或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中重度肝纤维化广泛存在于慢性肝病患者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1、90%HCC来源于肝纤维化/肝硬化;
2、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会形成缺氧、血管增生、生长因子分泌增多的免疫耐受环境,促进不典型增生的肝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变。
3
症状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早期一般无症状,无特异性的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腹胀、皮肤瘙痒、面色晦暗、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浮肿等表现。
诊断方法
1、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准确度高,可以分期,缺点是有创伤,不能反复进行。
2、血清学:肝纤维化:纤维化指标;肝硬化:肝功能、血常规、凝血、血氨等综合判断。
3、影像学诊断:超声、CT、MRI。主要针对肝硬化,早期无典型变化。
4、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
4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护肝、定期复查。
2、对因治疗:控制起始因素。
3、抗纤维化:中药类。
4、对症治疗:治疗低蛋白血症、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5、肝移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1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