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明末安徽地区有位叫汪汝桂的名医,从小体质较弱,弱冠之年,仍长得羸瘦单薄,但却聪明过人,诵诗及经史百家过目不忘,深得父爱,不料父患重病,医治无效,临终遗命:“不为良相,且为良医。”汪汝挂弃儒习医,专心精研医书。由于他临证善于发挥,常独出新意,遇危殆之证,每能化险为夷,在当地颇有名气。但因汪汝桂医师多年苦读,加上先天不足,未到40岁便未老先衰,须发早白,头目昏花,时常腰酸背痛,浑身没有力气。
有一次,他带门生去采药,投宿寺院,遇到一位百岁老僧,此老翁耳聪目明,须发乌黑,步履矫健,便向其请教养生之道。老僧指着院中一株高大的女贞树说:“取女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汪汝桂医师反复琢磨,觉得很有道理,为增加疗效,他取滋补肝肾的墨旱莲配伍,将旱莲草捣汁熬膏掺和女贞子末制成药丸,试服了半月,觉得效果很好,便连续服用。半年后,完全恢复了健康,并显得精力过人,生机勃勃。
数年后,汪汝桂医师行医路过浙江丽水,探望寄籍在此的同乡好友汪昂。汪昂见他全无昔日的病容,显得光彩照人,颇感惊诧,汪汝桂医师便如实相告。汪昂家资富有,闲居在家,不免放纵酒色,亦有肝肾不足之虞,闻知赶紧如法炮制、服食,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
汪昂素嗜岐黄之书,寻思着有生之年,做些流传千古之事,便以厚俸延聘汝桂。历时4年,汝桂著书4部。他将女贞子、黑旱莲疗肝肾不足一方,收进《医方集解》一书之中,称之为二至丸。不过《医方集解》刊出后,正式署名的作者却已是汪昂了。
如今,二至丸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而致的头昏眼花,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早年白发,遗精早泄,舌红脉细等症。
二至丸的来源
为什么叫二至丸呢?按照《医方集解》的说法,“二至”指的是采药的季节。女贞子采于冬至前后,旱莲草采于夏至前后。冬至,一阳初动;夏至,阴气微降。此时采集二药,得四季初生之阴阳,对于补益“先天之本”的肾脏,自有独特之妙处。
二至丸的制作方法
女贞子(蒸)g、墨旱莲g,女贞子粉碎成细粉;墨旱莲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炼蜜60g及水适量,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二至丸的临床应用
二至丸是滋阴补肾方药,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壮筋骨、乌须发之功效。二至丸的加减对于妇科、皮肤科、血液、肾脏系统、肝脏、骨科和肠胃等各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1.治疗妇科疾病
治疗崩漏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中医学认为素体肝肾阴亏虚,或多产房劳,耗伤真阴,阴虚失守,虚火动血,迫血妄行,子宫藏泻无度,遂致崩漏,治宜滋肾益阴,固冲止血,选方多用二至丸加减。
治疗经间期出血它是指在月经中期,即排卵7期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素体阴虚,房劳多产,肾中精血亏损,阴虚内热,迫血妄行,因而出血;血出之后,阳气外泄,阴阳又趋平衡,故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其病机关键在于肾阴亏虚,并伴有多种变证。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学、青春期功血。
2.治疗皮肤病
治疗瘙痒症中医学认为“不荣则痒”,就其原因多血虚不荣肌肤;外感风燥耗伤津液,津不润肌肤;或经络不通,津液不能布散肌肤,故治疗多滋阴养血以护肤。
治疗脱发发为血之余,中医认为,脱发多肝血不足,血不养发,肾阴亏虚,肾失固摄,发生无根而脱。故其多以补肾养肝,养血生发之法治疗。
常应用于慢性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及其痤疮。
3.其他
二至丸临床多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慢性泌尿系统感染。
治疗酒精性肝病,肝阴阴虚型慢性乙肝。
二至丸还可治疗骨科疾病、胃肠疾病、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慢性口腔溃疡、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神经衰弱、老年流泪症、复发性腺周口疮、糖尿病眼底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症和萎缩性鼻炎等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二至丸的现代研究
左:女贞子右:墨旱莲
经现代技术研究,二至丸都有的药理作用呢?
1、保肝作用
有研究表明,二至丸及其有效组分具有明显的保肝护肝作用。在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研究中,二至丸的提取物能降低肝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值,同时降低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GSH-Px活性,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2、抗肝纤维化作用
二至丸可明显减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ALP及TBIL等肝功能水平,同时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MMP-2、MMP-9水平及uPA表达显著升高,表明二至丸对对肝纤维化具有的防护作用。
此外,二至丸还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抗骨质疏松、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抗疲劳、抗血栓等作用。二至丸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根据其药理作用的不同,可在临床多科室使用,同时具有毒副作用极小、临床疗效理想、费用低等特点。
悬空七少郭舒臣今天您打算给作者打赏多少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1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