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

救助贫困白癜风患者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作为暑期档上座率最高的电影之一,《银河补习班》可谓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讲述的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父爱的伟大升华。之前总说“父爱如山,虽严却爱的极致。”这句话在本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马飞一定能考进前十

这是一部跨越了30年的故事,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成长。

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桥梁设计师,他设计的东沛大桥在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他的儿子马飞,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幼儿园跳团操的时候总是记不住动作,被老师当着同学的面儿取了个外号叫“缺根弦。”

但好在,马飞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爱他的爸爸,经常给他做各种各样的玩具。

可就在这时,命运和这对父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东沛大桥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被人偷工减料,导致大桥坍塌,马皓文因此锒铛入狱。

在他服刑的7年里,生活发生了巨变,妻子改嫁,房子被没收,就连自己最爱的儿子,也成了逃学打架的“问题少年。”

出狱后的马皓文,见到马飞的第一面,竟然是在学校的批评大会上。

马飞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被校主任用书甩脸,还扬言要把马飞开除。

看到这一幕的马皓文心里五味杂陈,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会变成这样。

但尽管如此,马皓文还是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最棒的,也不允许任何人给自己的儿子贴标签。

于是他和校主任打赌,期末考试马飞一定能考进全校前十,否则就把马飞开除。

就当所有人都在哄堂大笑,质疑他的时候,父子俩的逆袭人生开始了。

我已经用一天时间来辅导你了

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就是:

马皓文接手马飞的教育后,第一件事不是让他复习功课,而是带着他到人才市场陪自己找工作。

在那里,马飞见到了父亲被人诬陷贪污工程款,当众羞辱。

马飞看到这,也嫌弃起他来,问道:

“你到底拿了别人多少钱?”

马皓文对马飞说了一句:

“尽管别人说你蠢,说你傻,但爸爸相信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相信我吗?”

马飞看到父亲坚定地眼神,点了点头。

深夜时,睡意朦胧的马飞看到父亲在写东西,问了一句:

“爸,我能像你一样不睡觉吗?”

“我想起来看书,你能教教我吗?”

马皓文意味深长了看了一眼儿子:

“你想做什么都可以,不必事事都跟我汇报。”

“我今天已经用了一天的时间在辅导你。”

说罢,马飞拿起书本开始学习起来。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不由得颤了一下。

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喜欢跟孩子说,你应该这么做,你应该那么做?

可是,什么叫应该,什么叫不应该?

别忘了,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在他还不具备成年人思想的时候,父母的言行就是他的参照物。

未来的他活成什么样子,全部取决于你现在的样子。

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做。

把自己的桥修好,才是人生大事

剧中,一直贯穿着一个剧情,那就是马皓文不断在为自己的冤案申诉。

终于在十几年后,冤屈有了新的进展。

可这个时候,剧情出现了转折。

因为身为宇航员的马飞要执行飞太空的任务,这个时候关于他的任何负面信息都不能有。

于是马飞找到马皓文,劝他不要再继续追查下去了,十多年都这么过来了,继续查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但马飞根本不知道,父亲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

剧中,马皓文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座桥,把自己的“桥”修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件事。

在外人看来,他只是在洗刷自己的冤屈,可是在他眼里倒下的这座“桥”,也代表着他的信仰坍塌了。

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就必须要有在逆境中顽强抵抗的勇气,不然他也不会在一次次的碰壁中,坚持了十多年。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

面对不知道长大后要干什么的马飞,母亲的回答是:

“当然是要考清华北大。”

但马皓文的回答却是: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细细体味着这两句台词,别有深意。

在很多家长的心中,孩子高考永远是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情比考上、更重要了。

所以,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在孩子耳边萦绕:

“高中苦三年,大学就轻松了。”

于是孩子们拼命学、努力学,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所谓的“大学自由。”

在影片当中,有一幕是学生们高考结束后撕书的场景,漫天飞扬的试卷意味着自由的开始。

就好比考上清华北大,就是走上人生巅峰了吗?

也许未必。

前段时间,深圳大学劝退名研究生的新闻,上了热搜。

这名学生,未注册的有人,学习年限超期的有89人,成绩不合格的有10人。

这些人也许不会想到,荣耀加身的自己也会有跌落神坛的那一刻。

可没办法,事实就是这样,时代抛弃你,压根都不会跟你打声招呼。

你以为的目标,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的开端。

这个开端可以成为你未来生活的一个踏板,但绝不是你未来坐享其成的最终结果。

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也就开始废了。

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

这部影片里,导演很有深意的制造了一场父子矛盾。

马飞拿着一本航展的册子跑过来兴冲冲的跟马皓文分享深圳即将举办的航展,要求马皓文带他去看。

可这个时候,马皓文因为找工作的事情情绪低落,直接就把气撒在了马飞身上,导致他负气出走。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马皓文说了一句道歉的话:

“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富有深意的道歉,让父子两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身为父母的我们,一直都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孩子犯错,我们会大声斥责,甚至偶尔还会动手。若是孩子没错,我们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也会迁怒于孩子。

我觉得这无可厚非,谁都会有情绪。

但在情绪释放过后,我们身为家长的能否对孩子低下头来说句抱歉?

好的道歉并非是为了求得孩子谅解,而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应该要站在一个平等的姿态去正视彼此的缺陷。

就像在影片后期,马飞也认识到了自己劝父亲不要平反的错误,回到地球后第一句话就对父亲说了一句:

“对不起,爸爸,我也是第一次当儿子。”

这一刻,父子之间的误会隔阂,烟消云散。

生而为人,谁都是第一次。

毕竟这才是真的生活,如此粗糙,却又如此真实。

好的亲子关系绝不是没有伤害,而是在相互伤害的过程中,相互原谅,相互扶持。

最终消除隔阂的,永远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

大时代与小人物所表现出的家庭教育

《银河补习班》是一部展现大时代小人物的现实题材电影,深度聚焦家庭教育这个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很多人从这部影片看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甚至有的人还指出了影片中很多不足的地方。

例如:剧情设置的用力过猛、人物的设定过于极端、强行煽情让观众落泪等一些列痛点。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电影的看法,看的角度不一样,所认同的东西也不一样。

但我更关心的还是在影片里那些感动的瞬间,以及在家庭教育理念上,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当一个好的榜样。

对此,这部片子应该值得被肯定。

与此同时,这部片子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马皓文这个角色的塑造。

我们在很多电影里探讨的家庭问题的时候,很少会提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更多的是以母亲作为主线去凸显。

可这部影片,却另辟蹊径的通过塑造一个隐忍的父亲,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这样的场景设立,给予了中国许多缺失孩子成长的父亲,多了一些启示。

那天离场时,有一对夫妻带着孩子离开影厅。

妈妈抱着孩子走在前面,爸爸跟在后面用纸巾擦着眼角。

这时,小男孩突然转过头说了一句:

“爸爸,你怎么哭了?”

因为这句话,这位父亲立即转过头,泪水流的更加多了。

也许是电影太感人,也许是儿子太懂事,又或者触景生情让他觉得愧疚。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从他转身的样子,看到了中国万千父亲的缩影。

默默无言,却感人至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14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