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肝硬化有何表现
肝硬化是慢性乙肝发展的结果,病情一旦到了肝硬化阶段,标志着肝脏经历了长期的损害,肝组织已有弥漫性肝纤维化及结节形成,由慢性乙肝发展成为肝硬化这一演变过程,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显性过程,也可以是在“暗中”进行的,以往根本不知道,第一次发现就诊断为肝硬化。得了肝硬化,有重有轻,预后有好有坏,那么,怎样科学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呢?简介如下:
一.表示病情较轻、相对平稳,预后相对较好的肝硬化有:1.无症状肝硬化。病人往往没有明确的肝病病史,也无明显的肝病症状,或曾经有过乙肝病毒携带史,身体一直挺好,可能在常规体检(化验肝功、作B超时)被发现。2.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可见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白蛋白降低,但仍大于等于35克/升,胆红素小于等于35微摩尔/升,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3.静止性肝硬化。谷丙转氨酶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二.表示病情较重、病变活动,预后较差的肝硬化有:1.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小于35克/升,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小于1.0,明显黄疸,胆红素大于35微摩尔/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2.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出现较深的黄疸是这一型肝硬化的标志,转氨酶早期升高,后逐渐下降,而黄疸逐渐上升,形成“酶胆分离”现象,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井伴有门脉高压症。
为了对肝硬化的病情作出客观、相对准确的判断,将肝硬化最主要的几项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可以把肝硬化时肝功能代偿能力分为三级(Child—Pugh分级),这三级划分对于肝硬化病情估计、治疗效果的评定、手术承受能力的判定起到了简明扼要的作用。
肝硬化的预后取决于病毒复制状态、肝实质储备功能和有无严重的合并症。无症状的轻型肝硬化病变可能静止,持续一生不发病;无病毒复制的代偿性肝硬化如无进一步的炎症活动,可以长期稳定于代偿期;但一旦发生失代偿症状,预后较差。
(1)肝炎肝纤维化主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B超检查结果可供参考。B超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肝脏表面不光滑,边缘变钝,肝脏、脾脏可增大,但肝表面尚无颗粒状,肝实质尚无结节样改变。
(2)肝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的发展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及结节形成。两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诊断。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A级。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白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毛35μmd几,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y-谷酷转肤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之35g/L,A/G低于I·0,明显黄疸,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
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井伴有门脉高压症。
静止性肝硬化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B超检查见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脉和脾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回复数字:"1"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简介,回复数字:"2"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专家介绍、坐诊时间和联系方式========欢迎您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4272.html
上一篇文章: 丹参应用5法,保健保心保命下一篇文章: 吃玛咖能干嘛所有关于玛咖的答案都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