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秀珍,耿爱文,肖丽,咸建春
医院肝科
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快速上升,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的第二大慢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脂肪肝(NAFLD)患者在临床上也逐渐增多。本文分析了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合并脂肪肝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特点。
研究收集例经肝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其中脂肪肝患者37例,CHB合并脂肪肝患者41例,CHB患者40例,对三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清学、病毒学指标及肝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小于40g/d(女性约20g/d)。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研究结果
▲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Alb、ALT、AST、血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GGT和CHO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TG水平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
▲病理学改变情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重度炎症的比例(72.5%)显著重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63.4%)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8.1%)和慢性乙型肝炎组(27.5%)相比,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肝组织中重度肝纤维化比例更高(3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
肝细胞脂肪变对慢性乙型肝炎进展是否有明显的影响,二者是否有协同作用,目前观点尚不一致。有报道认为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对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差,同时可以加重其肝纤维化甚至容易并发肝癌。有人指出HBV合并脂肪肝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从而病毒更不易被清除,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脂肪肝组、CHB合并脂肪肝组和CHB组发生肝脏组织学明显损伤(≥G2和/或≥S2)的比例分别为24.3%、68.3%、62.5%,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比其他两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脂肪肝的存在进一步加重了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及肝组织损害程度。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病终末期病变的高发人群。近几年来,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口的老龄化,再加上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比例正逐年升高。研究发现ALT轻度升高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近50%肝组织已有明显的纤维化改变,而有学者研究发现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每年肝硬化的发生率约为10%,而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高达20.5%。
摘自:《实用肝脏病杂志》年第20卷第1期
相关阅读《EASL临床实践指南: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推荐要点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yf/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