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脂肪肝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防治
不少患者终将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1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特殊类型脂肪肝。当前,酒精性肝病患病率稳中有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并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更为严峻的是,越来越多的脂肪肝发生在儿童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肝病患者中,脂肪肝不仅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外恶性肿瘤的高发密切相关。脂肪肝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者、无肉不欢者、中老年人、大量饮酒者、久坐不动者。
2
如何诊断?
脂肪肝的诊断需要有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或组织学证据。目前脂肪变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普通腹部超声、磁共振肝脏脂肪定量、受控衰减参数,纤维化的评估方法包括腹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等。因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患者因偶然发现血清ALT和GGT增高或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弥漫性脂肪肝而得以诊断。
3
能治好吗?
许多脂肪肝患者在得医院看病,认为脂肪肝“没药可治”或“不可能治好”。还有部分脂肪肝患医院,虽然服用了不少药物,但每次复查,脂肪肝却一直没有消退或好转迹象,脂肪肝真的没法治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单纯性脂肪肝,肝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去除病因和诱因,肝内脂肪沉积可在数月内完全消退。
脂肪性肝炎,不管是否伴有肝纤维化,均为完全可逆性病变。只是若要完全康复,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且需要在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用保肝抗炎药物。
脂肪性肝硬化,是相对难逆转的病变,但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许多脂肪肝患者经过治疗后未见好转,或许是治疗方法不当,治疗时间不够,或者评价疗效的指标不够合理所致。例如许多患者仅寄希望于药物,而忽视改变生活方式,导致脂肪肝的病因未能去除;有些患者在转氨酶恢复正常或肝区胀痛消失后就不再治疗;有些患者治疗康复后就放松了警惕,未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复发等。
广州医院昌岗院区已于7月29日正式开设“脂肪肝专病门诊”(门诊3楼A3-诊室),团队将从脂肪肝诊断、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随访等全方位管理,为您的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起战胜脂肪肝!
专家介绍
罗润齐
广州医院感染科及发热门诊负责人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名医
广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感染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获得年广州市抗疫先进个人、广州市最美医师、羊城好医生及抗疫好医生称号
从事感染病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各种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难治重症细菌感染、败血症、重症登革热、恙虫病及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诊治。主持并完成多个省、市、学校的科研基金课题,发表了20余篇临床及教学论文。
出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卓树洪
广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常委
广东省保健协会感染防控分会常委
广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年,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脂肪肝、肥胖症、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及发热、发疹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杜宇
广州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先后参与“非典”、“新冠”等重大突发疫情的防控救治工作,荣获抗击非典三等功。
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在肝炎、肝脏肿瘤、不明原因发热、重症感染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王俊洁
广州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博士
广东省保健协会感染防控分会成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疑难肝病专业组成员
年度广州医科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年余,主持科研及教学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5篇。熟练掌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热待查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擅长脂肪肝管理、饮食营养指导及科学健康运动等。
出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来源
感染科
编辑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z/1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