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可以调节情志、维持气血运行,
但总是被人们忽视。
饮酒、熬夜……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在不停地摧残着这个功臣。
医院肝病科主任田广俊,
在临床中总结了许多养肝窍门,
现开设专栏,
带大家一起养肝护肝!
有一种癌症,
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九成的患者到晚期才能确诊,
白白错过治疗时机,
它就是肝癌。
慢性肝炎是肝癌的最常见诱发因素,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今年的主题是
“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面对肝癌,我们要做些什么?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主要负责合成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制造胆汁,代谢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药物等等,俗有“化工厂”之称,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为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健康。
慢性肝炎是诱发肝癌的最常见因素,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田主任提醒市民,对于肝病,一定要及时筛查,及早治疗。
九成肝癌患者
确诊时已是晚期
由于肝脏没有神经,所以肝病初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器官”。研究显示,由于肝脏强大的代偿功能,健康的肝脏大约只需要四分之一就可以让人体正常工作,所以肝癌的早期肝脏功能往往是正常的,人体很可能感受不到明显的异常。
到肝癌晚期症状出现时,也没有特异性,往往只是轻微右上腹疼痛、食欲不佳、腹胀、体重减轻并且容易疲倦等,因此极容易被患者所忽略。许多患者都是到了右上腹出现硬块、医院检查出肝癌,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只剩下数个月的生命。
有报道显示,每年中国有30万新发肝癌病例,其中能够住院手术的不到10%,其余90%的病人诊断时就是晚期了。
肝癌是少数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如果能够及时得到规范化治疗,早期肝癌治疗的5年生存率接近90%。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的肝癌的治疗现状,关键还是在于早期诊断。
慢性肝炎是
肝癌最常见诱发因素
经过研究发现,肝癌在某些特定人群中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因而如果能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有效识别和早期筛查,有助于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所在。
肝脏的慢性炎症是诱发肝癌的最常见因素。慢性肝炎由于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酒精、自身免疫病等因素引起,使肝功能受到损害,导致肝细胞反复破坏、修复,最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者则会导致肝癌的发生。其中引起肝癌最多的,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这三种。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肝癌患者中有80%~90%都是肝炎病毒所导致的。肝炎病毒共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五种,其中乙肝、丙肝最容易造成肝癌。我国肝癌患者中有80%~85%是乙肝造成的。
酒精性肝炎
酒精和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乙醛都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一类致癌物。摄入过量的酒精同样会引起肝脏的炎症,造成酒精性肝炎,并引发肝脏的纤维化、硬化,最终诱发肝癌。
研究显示,男士每天摄入酒精达到40克(白酒毫升或啤酒ml),女士每天达到20克(白酒50毫升或啤酒ml),连续5年,90%~95%会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40%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2%~10%会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发展成为肝癌。
脂肪性肝炎
正常的肝内是含有一定脂肪含量的,约占肝重3%—4%。如果长期大鱼大肉地吃喝,并且缺乏运动,那么就会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若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即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过多的脂肪会引发肝脏炎症,导致肝硬化甚至癌症。
此外,黄曲菌素感染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同样具有发生肝癌的风险。
黄曲霉素感染
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早在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储存时间过久的粮食、食用油等,常常会滋生黄曲霉,经常吃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肝硬化、遗传与年龄因素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其得肝癌几率均有明显增加。肝癌的发生与遗传、共同的生活有关,还有部分可能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且肝癌分别在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肝癌高危人群要早筛查早治疗
肝癌早期往往是没有症状的,常见的肝癌的临床表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食欲不振、消瘦、黄疸、腹水等)主要是指中晚期的表现;这些症状和体征对于中晚期肝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不能为我们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因此,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肝癌规范的早期诊断排查工作,对于可疑的肝癌患者,医院肝病相关专科就诊。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或有肝癌家族史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议每3~6个月做1次相关监测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血清甲胎蛋白等)。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者以及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建议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相关检查。
需重点提醒的是,即使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也需要定期(至少每6个月)进行1次规范的相关检查。
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病史、或有5~8年以上酗酒史、肥胖或已确诊脂肪肝者、经常食用霉变食品者,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同样需每半年做一次肝脏相关检测以评估肝脏情况。
虽然晚期肝癌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只要早期发现,肝癌患者是可以长期生存的,因此肝癌高风险人群,一定要定期、密集的追踪筛检,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才能减少那些“发现肝癌就是晚期”的悲剧发生。
专科简介
医生名片
田广俊科主任主任医师
珠海市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重症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癌等。
出诊:周一、三全天
胡萌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癌等。
出诊:周二下午、周四上午、隔周周六上午
张冬住院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疑难肝病、肝癌、肝功能衰竭等。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z/1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