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已经上映半月有余,周末,我一个人去影院看了这部已经剧透的差不多的电影,有笑点,有泪点。
里面藏着拼爹的六个阶梯,不知道你看懂了没有。
拼爹阶梯一:父亲的陪伴是基础
电影中的马皓文,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经历了东沛大桥坍塌的现实。儿子说:
“爸爸,这是在变魔术吗,可以再变一次吗?”
马皓文背了单位的黑锅,变成过街老鼠,坐牢七年出狱后,家散了,没钱没工作。
他的儿子马飞并没有像传统影片中那样因为父亲曾经入狱而感到丢脸,反而在赌气这七年间,父亲很少来看自己。
他毫不介意地跟着父亲从三室一厅、装修华丽的房间搬到儿时的小窝,他不在乎父亲做饭难吃,有爸爸陪伴,他感到满足。
奇葩说曾经有一期主题是:“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就取消爸爸称号”。
傅首尔说:“我儿子不想打这个辩题,因为他不敢,他怕爸爸做不到,他就没有爸爸了。”
颜如晶说:“我爸是很传统的父亲,许多事情由我妈妈来干,我爸很少开金口。为什么我想拒绝父亲的陪伴,并不是因为父亲的陪伴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从小就没有陪伴过我们,我已经不适应了。”
许多时候,孩子要的很单纯,陪伴二字胜过千言万语。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先生每隔一个月回来一次,儿子总会睡着睡着爬到他的肚皮上。尽管16个月的孩子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孩子的依赖实质上是在寻找情感上的缺失。
我们常常说养育孩子要以人为本,要为他构建他自我的空间,然而他整个空间因为缺少父亲的陪伴而缺了一角,我们又应该如何自处呢。
拼爹阶梯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不仅在父亲眼里,也在父亲心里
马皓文与马飞相逢的时间并不怎么光彩。
彼时是全校大会,阎主任说要开除马飞的学籍,因为他偷看武侠书,他成绩倒数第一,会拖学校声誉的后腿。
马飞的妈妈差点给主任跪下,而马皓文要求跟主任打个赌:我赌马飞会成为最优秀的学生挂在墙上,我赌期末考试他能考到年级前十名。
马飞很沮丧,他觉得没脸见爸爸。
但成为走读生的他没有被强行按着写功课,而是跟着父亲出去找工作。
在工地现场,马皓文用两分钟,为废弃蓄液池找好了爆破点,赚了八百块钱。他对儿子说:在同一水平上,水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一样,这个知识你上初中就会学到。他指了指手中的钱“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最近有一个群体非常火热,叫做“顺义妈妈”。她们自称为高知女性,可以是世界级的教育专家。盘点美高TOP像海淀家长盘点公立名校一样信手拈来,她们对各种考试的熟悉程度,足以随便进一家留学培训机构做课程主管。
于是许多人慌了:“我没有钱,我拖了我孩子的后腿”“看完好羞愧,我觉得我不配做一个母亲”
没错,时下社会的确是拼爹拼妈的社会,但是并不是这种拼法。
马皓文的方式是由浅入深地给马飞讲解知识,让他自己产生兴趣,这比一切说教都有用。
不论穷养富养,都不如心养。
心养是,当你一天睁开眼睛,保持心情平和,给孩子一个鼓励的拥抱。
心养是,把小小的知识碎片软植入到孩子生活中去,点亮他们渴望学习的那盏灯。
拼资源的教育,根本上并没有改变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我们只要抓住自己在孩子心中形象变得高大的瞬间,就可以以燎原之势,让他们产生内在驱动力。
拼爹阶段三:让孩子看到父亲的格局
马飞在马皓文的带领下,的确冲到了年级前十名。当天也是高考学生返校的日子。阎主任默认了学生们可以撕书来庆祝解放。
马皓文质问道:“如果孩子真的以为上了大学就衣食无忧了,他们是真的热爱学习吗?”
在马飞的理念中,“清华北大”就是他的目的,而马皓文纠正他,学习是一生的事,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结果。
在马飞主动要求爸爸补课的时候,爸爸回应:“我已经辅导你一天了,接下来是你自己的事”。
许多文章中主张,父母一定要陪伴孩子,当然,笔者也认同这个观点。但事实上,真正影响到孩子的,是你不玩手机、不打游戏的有效陪伴时间。有效陪伴时间会让孩子逐渐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有效陪伴时间是父母协助孩子开拓思维,使他们看到父母的格局,最后思考自己的格局。
拼爹阶段四:让孩子看到父亲在做什么
没有永远听话的孩子,只有会模仿父母的孩子。
马皓文在经历了被辱骂、被殴打、没有钱只能卖血捡破烂之后,对着前来问责大桥事故的人大吼:“我不会认输的!我不认输!”
这句话也深深刻在马飞的心里,他写字条给爸爸:“爸爸,我要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
也正是这里埋下的伏笔。
成年后的马飞在太空遇到危险,看到了他曾写给父亲的这张纸条,坚定了自己不认输的态度。
让孩子看到身为父母的我们是什么样子,我们首先“拼自己”,才有条件让孩子去拼。
拼爹阶段五:让孩子意识到,教育不是寻找正确答案,而是寻找正确的选择
关于马皓文与阎主任的赌约履行中,有个小插曲:
马飞写了一篇他幻想中的美好时光,而阎主任认为美好时光的主题应该是珍惜学习时间,作文跑题,他判为零分。
马皓文说:试卷上有ABCD四个选项,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不仅知道ABCD,还知道EFG,甚至是XYZ。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马皓文的“XYZ”教育法也的确影响了马飞:
98年特大洪水的时候,马飞这个少年唯一想到的办法是把门板拆下来,把床单当做绳子,找到手电和哨子,实施自我营救。
生活没有给他ABCD,但是他按照自己形成的思维救了自己。所以不得不说,僵化的教育思维下。我们父母要鼓励孩子有想象力。尽量用“对”、“不错”这样积极的词鼓励他们产生自己的思维。毕竟一时的分数不是追求,掌握技能才是硬道理。
拼爹终极阶段:不要让快乐教育,毁了孩子
《银河补习班》看到这里,其实精华部分已经结束了。
网络上之所以对《银河补习班》有着毁誉参半的评价,是因为虽然导演和主演在试图突出父亲对孩子产生正向影响这一主题,却掺杂了太多理想因素:
比如,马飞可以不用复习功课,只是草地上躺一躺就能领悟作文怎么写;
比如,在考试前期,马皓文带着马飞翘课半个月去看航天展,回来马飞就能考前十名;
再比如,那些堪称是鸡汤的金句,虽然从邓超这位影帝的嘴里出来毫无违和,但难免会有些不接地气。
我们父母之所以摇摆,是因为快乐教育与应试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我们已经看到,“减负”了的孩子,因为没有自制力,而完全无法形成好习惯,也很难获得好的成绩,毕竟,在这个学历当道的年代,生活技能重要,毕业证却是生活的敲门砖,我们质疑不公,又无可奈何。
大家或许听过“平成废物”这个词:
日本政府与年开始推行减负式宽松教育。他们主张对填鸭式教育进行反省,对国际教育形势进行判断,讲究素质人才。简单来说,就是从知识教育向创造力教育、创新教育的方向转变。
听起来,实在有点像马皓文对待马飞的教育方式。
所以,电影终归是电影,回归现实之后,我们要吸纳“拼爹”的前五个阶梯。然后在最后一步路上注意:
1、带孩子认识世界,但不要高举兴趣第一、快乐至上的大旗。我们教育孩子,是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唤醒他们的力量。带领他们看世界是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事物,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思想中的偏执,而不是一味地沉溺。
2、马皓文的教育可取在坚持以开发马飞的个人特性、培养他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为目的,但绝不是以快乐生活为目的。
3、当所有思想都必须以台词的形式讲出来的时候,说明这部影片创作者的野心与能力是不匹配的。生活不是灌鸡汤,理想不是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实现的,寓教于乐或实践出真知,才是影片最应该传递的道理。
人生海海,父爱如山。它永远高大伟岸,它永不落寞。
跨过这六个阶梯,或许你未必懂得如何教会孩子知识,但最起码,我们已经学会了与孩子相处。父子一场,人生不易,且行且努力。
你我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z/1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