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上映的时期特别尴尬,那个时候多撑排面的电影都撤档了,可是这部电影却上映了,上映之后的评分也是两极分化,我们能在猫眼上看到9.5的高分评价,打开豆瓣映入眼帘的却是6.2分这个及格线,总时长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从体验上来说,排除掉猫眼的9.5分,勉勉强强可以接受豆瓣对它的评价。我们先来谈一谈这一整部电影到底有什么亮点?首先就是叙事结构,《银河补习班》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挺优秀的,在影视剪辑这一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邓超仍然发挥着他稳定的演技,只不过任素汐没什么太大的发挥空间,可演技还是撑得了场面的,还有那些老一辈的戏骨演员,比如李建义,称得上是宝刀未老,不管是台风还是台词功底基本上没话说,无论硬件软件,都足够支撑起一整部电影,可是从软实力来看,就有些不够用了,总结起来差不多就是一句话:故事讲得不够精彩。
电影中几个关键的镜头大家是否还有印象?一个就是桥塌了,马皓文决定替所有人背下这个黑锅进入监狱;第2个就是出狱之后帮助儿子解决学习成绩问题教育儿子;第3个就是在抗击洪水的时候儿子遇到了危险,作为父亲一直都在鼓励他,最终成功救了出来;最后一幕是最为经典的火箭升空,父亲终于辅佐自己的儿子,实现了最远大的梦想。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故事,但是却讲述了社会的公正问题,教育的自由问题,还有父爱和梦想,每一个问题都非常有话题性,随便挑一个出来就能拍一整部电视剧,可是把这些元素夹杂在一起,却没有顾及到故事合理性的话,那就不是吃火锅了,而是吃了一碗杂烩菜。这种现象在电影里有明显的特征,能够引起观众情绪的,肯定会引起矛盾,而引起情绪就需要特定的场景事件以及人物,《银河补习班》的场景还有事件都没什么大问题,可是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却出现了偏差。
对立现象实在太多了,也是这部剧中的泛滥手法,马皓文和局里的领导不和,学校老师也和马皓文不和,而且还有强烈的贫富差距,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简直引发了大爆炸。电影给教育工作者刻画成了看守监狱的人,学校就像是一所监狱,而学生都是监狱里的犯人,马皓文堵上了孩子的一生,用自己心中向往的素质教育去对抗应试教育,所以儿子住在学校的生活结束了,变成了走读,结局当然是人心所向,儿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全世界都没有几位的宇航员,我们先不管这到底有没有跳脱现实,从剧情上说就已经很老套了,没有什么让人热血膨胀的表现,剧情片最害怕的就是太过老套。
剧情很强烈的控诉了应试教育,也不断的扩大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剧中的父亲也是因此想要用自己心中最完美的教育方法去改变自己的孩子,首先这种家庭教育的重视值得夸奖,但是跟应试教育比起来不值一提,剧中的父亲直接否认了应试教学的一些流程,比如说起早贪黑、每天留的作业,现在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甚至有时候变成了压榨,教育资源越来越稀缺,在自由的状态下还能够拿到教育资源的学生应该能被成为天才,应试教育中的万千学子不也在追求梦想吗?如果缺少了这些压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又有几个学生能够碰得到呢?
整部剧经典的话特别多,但是出现的频率太高,却没有配上很多经典的画面,所以有种灌输心灵鸡汤的感觉。为什么说这个作品算不上是电影呢?因为邓超的野心太大,他想要的是像《我不是药神》那样的爆款作品,可是选取的话题难度又太大,想要拍好太过困难,已经不是简单的剧情、演技这些问题,将讲述现实的电影拍出质感,就需要透过画面去表达故事、表达感情,如果说《银河补习班》的标签是公益广告,那这一定是近些年来最好看的公益广告没有之一,但可惜的就是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天花板已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k.com/jbzz/14824.html